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进行大数据时代下精准扶贫产业化扶贫模式可行性分析
 
更新日期:2019-06-06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18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通过对陕西民俗旅游产业基地的实地考察,营销现状等调查研究分析;采用产业化扶贫模式改革访谈;管理技术队伍建设;精准扶贫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等四个方

 
通过对陕西民俗旅游产业基地的实地考察,营销现状等调查研究分析;采用产业化扶贫模式改革访谈;管理技术队伍建设;精准扶贫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等四个方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精准扶贫产业化扶贫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大数据时代下民俗旅游产业化扶贫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以陕西民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实现“真扶贫,扶真贫”,以贫困农民参与为手段,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地方经济。在陕西贫困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扶贫,首先要确定贫困地区是否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其次确定适合该地区开发的民俗旅游的项目,如: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农家乐等品牌旅游项目,形成体验型旅游,使其成为陕西百姓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
2、建立旅游扶贫创新项目
建立品牌效应,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现有民俗旅游资源。农家乐项目,让游客可以一站式旅游,从游玩到食宿打造一站式民俗旅游品牌。农家生活的质朴和乡土田园的乐趣则是“农家乐”的根本,打造民俗旅游村,追寻“复原”的再现,如:“农家大炕”,“农家饭”充满山野风味,突显与城市潮流生活的不同。如:游客体验当地农妇的“粗布”纺织工艺等;田园风光项目,如:农田,菜地,果园,林地,村头小溪等,都与城市里的“水泥森林”形成鲜明对照,感受乡村清新的空气,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原汁原味才能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健全合理的管理服务队伍
招聘录用一批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培训成为集团化管理人员,项目活动的策划,财力与物力资源的筹集,管理与运作等,更加注重项目的效益和效率,进行商业化操作,提高管理服务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4、基于大数据的陕西民俗旅游精准扶贫共享服务平台创新研究
通过大数据精准扶贫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数据不通、数据不准等问题,切实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具体措施:
一是通过多维度数据对比分析,自动预警、实时推送异常信息,帮助扶贫干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以“扶贫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实时掌握国家、省、市、县、乡、村各级帮扶干部情况及对应帮扶贫困户信息,实时预测贫困户致贫、返贫现象。
二是通过民俗旅游景点信息实现单一或多种组合查询,包括:民俗景点的路线,景点分布,食宿等各方面查询,实现在电子地图上的距离测量,计算出共享服务平台上显示的可参与的旅游项目。通过旅游状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民俗旅游管理部门、景点、游客等提出旅游信息预报。
三是可以评估产业帮扶效益,通过实时统计各地区建档立卡数据采集和识别精准率情况,查看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状况和达标率,分析扶贫产业的帮扶效益。
四是有助于扶贫成效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功能,实时掌握管辖区内各类指标的统计情况;并利用互联网开展智慧旅游,对陕西民俗旅游文化有效地宣传,使游客对陕西民俗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进行大数据时代下精准扶贫产业化扶贫模式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 进行大数据时代下精准扶贫产业化扶贫模式可行性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