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舞赛得失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巡礼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舞蹈   浏览次数:2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舞赛得失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巡礼[摘 要]:本文对刚在成都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进行一次巡礼,其中评述这次舞赛中出现很

 

舞赛得失谈

——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巡礼

[摘 要]:本文对刚在成都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进行一次巡礼,其中评述这次舞赛中出现很多好的现象与作品,也触碰到舞界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目的是希望全国舞蹈比赛能够推出更多的好节目,能成为全国舞蹈最权威最向往的盛事。

[关键词]: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象、问题、创作

12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在有着“天府之都”美誉的成都拉开了帷幕,经过13个夜晚,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紧张激烈的角逐,比赛结果也一一揭晓。我庆幸自己能观此舞蹈盛事,众所周知,全国舞蹈比赛是舞蹈专业领域政府最高赛事,是最能体现全国舞蹈创作新成果的赛事,是认真挖掘民族传统的赛事,是广泛交流、相互促进的赛事,是将新的审美、新的观念推向新的层面的赛事。这次舞蹈比赛由于民族文化的本体意识随着时代的递进,将迸发出新的亮丽的火花。本届比赛在舞蹈创作导向上的突破,意味着中国舞蹈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注重比拼大场面和形式感的舞蹈,将被越来越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舞蹈取代。

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为主题性舞蹈创作比赛,作品题材仅限于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题材的限定让进入复赛的近160个作品,集中在题材限定的范围内展示了相对多样化的舞蹈作品和编创手法。目的在于鼓励艺术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与往届不同,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还首次增设了小型舞剧组。小型舞剧结构精练、演出便捷,可以推动艺术团体和演员更多地深入基层演出,此外,通过这种形式还能锻炼队伍和人才,从整体上促进我国舞蹈创作的发展。虽然小型舞剧的发展还不成熟,不过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相信以后就会蓬勃发展。种种因素也就显现出本次舞蹈比赛与往届相比,有多处创新。一是主题新:首次限定创作题材。二是形式新:首次有小型舞剧参赛。不过昨晚公布的获奖名单中,获得小型剧目创作二等奖的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泥人》和广东歌舞剧院的《圆月》。小型舞剧一等奖空缺,这也如实反映出国内舞界在这方面的创作尚有不足。

对于本次限定两大题材,此前也认为会限制编导的发挥,但近160个作品亮相蓉城舞台,场场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舞蹈。由此可见,正因为这两道“命题作文”,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大赛第一次对编导水平、才华来了个全国大检阅,一大批优秀的舞蹈脱颖而出。这些作品涉及内容之广、触及题材之深刻、表现方式之独到,鲜明地勾勒出了第七届中国舞蹈比赛的主色调——那就是无论现实题材还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都非常贴近现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总有一种力量,舞动我心。可以说,本届舞蹈比赛,是向经典的回归,更是一种创新与开拓。不少作品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充分表现了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中有将“男人的阳刚之美、军人的坚毅之美、勇士的力量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的《较量》《士兵与枪》,有让人激情澎湃的《长河吟》,有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的描写深沉父爱的《父亲》、博大母爱的《中国妈妈》,还有创意新颖让人拍案叫绝的《那年剪短发》……

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双人舞《士兵兄弟》,创意新奇,雄浑大气。被誉为舞台版《士兵突击》。该节目借鉴了时下流行的街头真人雕塑的艺术形式,让荷枪实弹、打扮成前线士兵的两名舞蹈男演员浑身涂满具有金属感的油彩,像两尊流动的雕塑一样出现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平台上;更妙的是,两名演员的右腿始终被固定在平台上,因此他俩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像雕塑一样立起来,两人有节奏地变换着各种造型,于是战场上的一幕幕情景像雕塑一般活生生地演绎在观众眼前:冲锋、突围、射杀……这个充满雕塑美和画面感的节目,在复赛、决赛中就一直被观众所津津乐道。##end##

《父亲》是自贡四川青年艺术剧团选送的节目,12人群舞题材新颖,独具内涵——关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舞台上摆满茶壶条凳,活脱脱一派熙来攘往的四川茶馆景象,一群长衫布鞋的老年人正在品茶看戏,摆龙门阵。这群“父亲”都是由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的一群年轻舞蹈演员所扮演的,伴随着“爸,你好吗?我们想你了”的深情旁白,看得不少观众都情不自禁的流泪。年轻演员为把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像演戏一样细心揣摩。编导曾亲自到自贡观察盐工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才将他们泡茶馆、跳板凳舞的退休生活状态很好的展现出来。《父亲》的编剧在故事情节的表达上比较清晰。老人不仅有衰老而略显沉重的的一面也有老人幽默俏皮的一面。它用一种似是喜剧的手法展现了一个“父母盼子女回家”的情感主题。不管是故事情节的描述上还是道具的运用上,都渗进话剧的成分。整部作品层次分明,情感描述细腻,演员们纯真、激情、质朴的表演,感染了观众,感染了评委,充满人生、人性、人情的浓郁情感。

《呼唤绿荫》运用少数民族情感题材和舞蹈形式,作品以民族风格取胜。舞蹈抓住了“美”,在动作的设计中捕捉了美丽多姿的彝族姑娘与时下流行的环保题材巧妙的结合——一群身着锦绣绿长裙的彝族姑娘,手捧绿枝,摇弋在风中,动作轻盈飘逸,用优美动感的舞姿演绎了一曲爱家护绿的动人“诗歌”。她们时而用连缀的长裙“筑”成田野的垄土,时而用充满节奏的翩跹舞姿展开劳动竞赛,时而用阵形的变换来展示绿荫成片的美景。利用节奏、舞姿、队形和氛围的变化,编织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意境。编导也介绍说:“环保题材对于舞蹈来说很难表现,我创作这个舞蹈的艺术标准,就是要让观众眼睛一亮,心中一动,思绪万千。”二十多位身着绿色春装彝族姑娘,舞至最后,姑娘们簇拥在舞台中央,唱起了彝语的劳动歌谣:“多一片草地我高兴,多一片绿荫我幸福……”姑娘们成了画中人,舞蹈成了画中景。优美的民族服饰在灯光的变幻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和表现力。这种形式和题材的选择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士兵与枪》是由总政歌舞团带来的军旅题材舞蹈,舞团24个军中男儿动作洗练而充满阳刚之美,开场就充满视觉冲击力。伴着钢铁的撞击声,一群士兵荷枪起舞,手中的钢枪在挥舞间,一会儿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一会儿与身体融为一体,军旅人生中两个最具象征与代表意味的形象“士兵”、“枪”在阳刚豪迈的音乐旋律中,以粗犷、硬朗、富有力度的肢体语言及充满金属质感的音乐配器,合二为一,令人震撼。无处不带给人平庸生活中的振奋,无处不体现着昂扬奋进的“主旋律”精神。从舞蹈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到军队整齐划一中蕴发力量的统一格式,在形式与意味上的结合。

独舞《长河吟》是北京舞蹈学院的选送的节目,男演员扮演的革命志士,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烘托下,独自在光影中完成了一个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高难动作,身影灵巧如鹤,肢体柔软如棉,清瘦的舞影竟然把整个剧场都镇住了。舞者功夫过人,倾倒四座。音乐与舞蹈的配合上让整个舞蹈看起来比较大气。随着舞者大幅度的空间运动,将纯熟的技巧与精神理念融合一体。

在这次舞蹈大赛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作品是《红1937》,虽然只得了三等奖,不过作为一个先锋炮,它预示着舞蹈原来也可以这样来表达,情感可以借用这样的形式来升华。舞蹈真切的反映了一种真实的普通人的心理活动:惊慌、恐惧和不知所措。从一个普通人出发的角度,单单从人性的被泯灭上来描述当时的一种情况。来描写对这个事件的惊慌。音乐、舞美等非舞蹈原素的加入,并没有削弱舞蹈本体的感染力,反而使主题表现得更深、更活。在中国舞蹈中比较大胆的手法,没有彰显任何的政治立场。从鉴赏的角度看,因作品表达的内涵比较深奥,则需要观众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有很多观众说看不懂。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认为我们的观众需要培养,观众的审美心理更愿意看单纯美的舞蹈。我认为在这个多元混杂的社会里,其他艺术多元的经验也应该为舞蹈提供一些元素。

《士兵与枪》、《呼唤绿荫》、《父亲》等,无一不是直指人心,激起了观众强烈震撼和共鸣的优秀作品。在四川的这次比赛有划时代意义,第一次限定参赛作品必须是“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就是希望克服舞蹈创作长期的弊端,唤起编导对现实的关注,多创作大家喜闻乐见、感动心灵的作品。像有些群舞作品得了奖,的确可喜可贺。但得奖的作品本身不一定具有创作的导向性,得了奖就并不代表一定是精品。一个拙劣的舞蹈作品,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被人遗忘;而一个好的舞蹈精品,会如同金子般,早晚会发光。如果非要在当下条件中创作出什么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就无异于非要在比赛中获奖了。也许,开阔平展的视野和冷静平和的心态正是当代舞蹈创作所需要的。

在这次舞蹈大赛中,我们也不得不发现许多令人反思的问题。

艺术和舞蹈都要从传统形式向现代意味转变,随着时代同步、与时代俱进,传达感情的手段也不能千篇一律。观念在更新,舞蹈也更需要创新,优秀的作品在给观众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能带来思考和回味。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更应该高于生活。偏重于内容的讲述,不注重形式,会使作品看起来缺乏美感;而注重形式的编排,作品也必然流于空洞乏味。新的时代观念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语言。《父亲》、《长河呤》等舞蹈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且在艺术上努力寻找新的创作形式。我们应该倡导这种创新思维,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拿来借用。一个舞蹈作品的成败,虽然离不开演员的二度创作,但如果编导的一度创作拙劣的话,二度创作也是不会成功的。像有些未获奖作品失利的原因,都是因为编导的编排和思想是复制性的,他们复制的是前人用过的手法。一个好的题材可以经过很多编导来编排,但怎样才能从中找到最新的、最有表现力的艺术体现,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好的编导作品,总是以创新性的语言,善于挖掘和寻找艺术表现手段来编排,才会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舞蹈作品。

当前舞蹈创作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有些编导沉不下来,急功进利。创作中并不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而是抱着一种急于获奖的心态在创作。在现时代,多产的舞蹈现象并不是不好,我们更欢迎有更多的好的舞蹈作品来展现。编导自身的素质和艺术造诣对舞蹈创作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编导应当把心沉下来,学习一点学问,练就一点扎实的基本功,深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到民族民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渊源中去补充养料、吸取精华,寻觅舞蹈的真知真谛。有些编导在没有生活积累,没有对民族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开始创作。以为掌握一些纯熟的编舞手法就可以了,这是不可取的态度。还有就是应多鼓励年轻的编导进行创作,对他们的一些实验性和新作品持宽容态度,不要一棍子就打死,应该更多看到他们好的一面,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舞蹈才能发展。虽然会走一些弯路,只要方向正确,终究会找到自己的路。

四川创作的舞蹈如《棒棒军》、《麻辣乖幺妹》等在挖掘民俗文化的原味上颇有成效,但被人们议论为文化品味不高,其实问题在于它既是民间的也是艺术的,是舞台艺术化的生活舞蹈,把生活中的典型搬上舞台。被认为是文化品味不高,问题就在于编导在挖掘故事情节和内涵上不够出新,没有给观众震撼和感动,只有感动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题材的选择上只是一个手段。虽然这种民俗生活题材能让观众耳目一新,但一定要处理好文化与舞蹈的关系和把握好它们之间尺度,做到有内涵、有故事、有画面。

不少作品音乐与舞蹈的不协调也在本次舞蹈大赛中出现,音乐在这时更应该为舞蹈的主题服务,舞蹈也应该更好的展现音乐,有些作品音乐游离在舞蹈之外,甚至破坏了舞蹈所表现的意境,这是编创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但也有许多舞蹈作品己经开始展现出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美和优美的意境。

在本届舞蹈比赛之前很长一段时期,很多舞蹈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注重比拼形式、场景,追求服装、道具、灯光的精致和华丽,热闹的场面,形式大于内容。事实上,一个优秀的舞蹈,更应强调内功的修炼,应该是对当下社会生活深切的关注,感动观众的心灵,应当是真正能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作品。在过去的舞蹈历史中,留下深刻印象给每一个观众的经典作品,都是独具匠心的在舞者的举手投足间,将生活之美发挥到极致,让观众难以忘怀。真正在作品文化档次上拉开距离的还是编导、舞者对题材的领悟力,不能只有高难度技巧,不能只有花哨的表演,编导切入角度独到,舞者一个动作,一颦一笑、一次旋转都从心灵上去感受作品,让观众看懂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引起共鸣。不少作品炫技痕迹严重,显现出重技法、轻内容、轻思想、缺深度的现象,许多作品为了技法而技法,技法与艺术形象的联系上严重脱节。事实上,一个高明的编舞家在他的作品里不留任何技法的痕迹,吸引你的是它所展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思想。技法是作品达到美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笔者在此触碰到舞界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目的是希望全国舞蹈比赛能够推出更多的好节目,能成为全国舞蹈最权威最向往的盛事。

本次大赛是一次舞蹈节目大丰收,对进一步提升舞蹈创作非常有益,它使得舞蹈创作更具时代性。纵观此次入围决赛的节目,其最大特点就是创作题材更加集中。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展现出来的现实以及革命历史题材的节目感人至深。大幕落下,比赛犹如洒落一地的水,记下了欣喜与成功,记下了遗憾和回味。中国舞蹈将在新一代的舞者努力下走向辉煌!



 

上一篇: 舞赛得失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巡礼

下一篇: 舞赛得失谈——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巡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