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企业债券相关问题的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财贸经济   浏览次数:3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企业债券相关问题的分析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并说明了我国发行企业债券的基本条件,阐述了我国企业

 

企业债券相关问题的分析


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并说明了我国发行企业债券的基本条件,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滞后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企业债券投资的风险。最后总结了我国政府对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任务和要求。

关键词:企业债券、债券融资、投资风险

企业债券是一种长期债务证书,是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并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是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非常普遍而重要的手段,企业债券的主体通常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但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国债市场的发展。

一、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84年—1986年)。从1984年开始,有些企业出现了自发向社会或内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方式的融资活动。到了1986年,这种融资活动累计发行了约100亿人民币。在这个期间中,国家对其尚没有进行规范的管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债券市场处于无监管的状态。##end##

2、  快速发展阶段(1987年—1992年)。为了保证企业债券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在1987年3月27日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把企业债券划入政府统一管理。自1989年到1992年,企业债券发行计划规模逐年扩大,并制定了七个债种: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内部债券。

3、  整顿管理阶段(1993年—1995年)。1993年3月,为了制止企业债券市场乱集资、乱拆建现象和确保国债市场的顺利发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1993年8月,又出台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从1994年开始,企业债券品种归纳为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两个品种。

4、  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逐渐扩大,债券的品种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的法制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企业债券发行的主要领域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二、         我国发行企业债券的基本条件:

1、  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规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发行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  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3、  发债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3年盈利;

4、  发债企业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的利息;

5、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规模不得超过该企业净资产的30%,累计发行在外的债券总面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如果为固定资产投资,发债规模不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

6、  发债企业所筹集的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的政策;

7、  发行的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8、  如果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申请公开上市交易,该债券的信用等级不得低于A级。

三、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滞后的主要原因: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债券市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1、  债券市场规模较小:

首先,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小;最近十年来企业债券市场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左右。第二,占股票总市值的比重小;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行量往往是股票发行量的3—10倍。而长期以来,我国债券融资是股票融资的十几分之一。第三,占债券市场的比重小;在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企业债券市场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的发展就更加的缓慢。

2、  企业债券的品种较少:

我国目前只存在普通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其中普通企业债券是主要的形式,占目前所发行企业债券的90%。而且目前所发行的企业债券全部是担保债券,尚未出现国外债券市场上通行的信用债券和抵押债券。企业债券的品种单一,造成了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3、  企业债券实行多头监管,发行条件受到限制:

当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的是审批制,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年度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对企业提出的发行申请审核批准,并由人民银行(分管利率)、证监会(分管上市交易)共同签字后,上报给国务院最后批准。企业债券的这种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不利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债券的发行效率。在发行企业债券的主体上,当前的《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照本法发行公司债券。”这就意味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除了股份有限公司之外,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发行企业债券。这就将许多条件好又急需资金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排除在发行企业债券的大门之外。

4、  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流动性较差:

我国企业债券交易方式单一,柜台交易市场一片空白,缺乏全国性的统一交易网络,企业债券的交易只能在交易所进行,而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存在诸多不必要的限制条款,使得大多数的企业债券无法流通转让,交易对象减少,交易市场发展缓慢,债券的流通性差,变现能力弱。从深、泸两个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债券交易情况看,企业债券的交易率远远低于股票、国债和其他金融品种的交易率。

5、  严格的利率的管制,企业债券价格缺乏弹性:

我国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不得高过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此规定所确定的利率与目前资本市场的实际收益率相差很大,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这种严格的利率管制也扭曲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导致了价格信号传递的失真,资金配置的市场功能无法得以发挥,制约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6、  发行债券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就企业本身来说,企业缺乏独立的财产权,导致了部分企业债券出现了兑付的困难。发行企业债券的国有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实际上不能真正地承担融资风险或融资失败的财产责任,这种融资失败的财产责任最终只能由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国家来承担。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结构不完善,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企业“重股轻债”,缺乏发债的内在动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合理的信用评级机制尚未形成。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的都是由拥有独立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并完全靠出售自己的评价结果来赢利生存的信用评级机构独立进行的。而在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揭示企业债券的风险特征,评级机构的公信力不足,也没有建立持续跟踪评级的制度。我国企业债券信息披露制度不充分,市场透明度不高。这就导致了投资者难以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评估债券的价值和风险,并据此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四、         企业债券投资风险的分析:

投资企业债券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有三种:利率风险、违约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1、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的变动,导致债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当市场利率上升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下跌,使得债券持有者的资本损失;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的价格上涨,债券持有者就会盈利。因此,投资者购买的债券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衡量债券利率风险有三个原则:第一,承受较高利率风险的债券,其价格波动的程度较大。反之,承受较低利率风险的债券,其价格波动的程度较小;第二,政府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这是由于债券投资人如果预测利率即将下跌,债券价格就会上升,所以投资人就会开始购买政府债券,这就使得价格开始上涨。如果债券投资人预测利率即将提高,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所以投资人会将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出售,以免损失,债券的价格自然就会下跌了;第三,由上面两点可以知道,在高利率的时候,只要利率仍有上升的空间,债券的价格总是跌多于涨;在低利率的时候,只要利率仍有下跌的空间,债券的价格总是居高不下,涨多于跌。

在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不得高过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这就导致了企业债券的价格缺乏弹性,利率水平无法与风险进行挂钩,不能体现出收益与风险的对等关系,无法实现利率市场化。

2、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当债务人未能及时偿付债务证券的本金或利息,或是未履行债务契约书者。违约风险是投资风险中的一种,是由于证券发行者(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发生改变所产生的。当发债企业财务状况好佳、信用良好时,其发行债券的市场价必然高,投资人所承担的违约风险就小。反之,当发债企业财务状况差,其偿债能力就会不佳,投资人所承担的违约风险就大。

在我国国有企业所发行的企业债券中有90%都是由国家作为担保的担保债券。由于我国发债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当发债企业面临着融资失败宣告破产清算时,该企业应承担的相应的债务责任最终只能由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国家来承担。这就意味着,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出现违约风险时,投资者所承担的违约风险并不高,不能体现出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

3、  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就人而言,是指有金钱去购买商品以及劳务。就货币而言,是指一元货币所能够购买的商品以及劳务量,购买力恰等于物价指数的倒数。债券发行者在协议中,承诺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或本金的偿还,都是按事先议定的固定金额支付的。此金额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有所增加,而可以确定的是,通货膨胀在债券到期前是一定会发生的。由于通货膨胀的发生,债券持有人从投资债券中所收到的实质金钱的实际购买力是越来越低,甚至也有可能低于原先投资金额的购买力。这种在债券投资中,投资人常遇到的购买力损失,就是债券投资的购买力风险。

五、         结束语: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要提供尽量完善的适合企业债券发展的法律法规,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六、         参考文献:

[1]企业债券相关背景 [J].中国核工业,2005年,第4期;

[2]陈华,我国企业债券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J].财政监督,2006年2月;

[3]王秀华、陈昔武,发挥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龚慧峰,债券市场 [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5]仝爱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J].时代经贸,2006年10月,第4卷;

[6]严玉奇,企业债券的发展及江西对策 [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2期;

[7]瞿智群,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 [J].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1期;

[8]倪慧玲,制度、信用与流动性: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  [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5期下。

 

上一篇: 企业债券相关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 企业债券相关问题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