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关注资金问题,学者们则是关心他们有关新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业务能否保持创新的最前沿。产学研使得大学能够在和企业合作时实现商业专业化的转变。产学研能使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一个合作生态系统,解决三者之间存在的分歧点。
从市场上来看,市场需求是创新活动的起点,行业界有很多高级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他们对行业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能从聘任他们担任导师,给教授和学生带来有关各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的前沿研究以及行业发展中正面临何种方面的技术难题等信息。学者文峰提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能够转变过去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培养模式。Zhao和Wu(2017)基于良性合作机制的标准,指出大学和研究机构更加关注知识的学术价值,导致知识转移对企业知识产业化的贡献不足[2]。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角色采取的社会行为都必然受到某一种利益的驱使。一方面,大学比企业拥有更多专门性的科研资源,知识可从大学流向企业。Wang(2017)在自己的研究中表明产学研能够促进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服务社会的专业来说,产学研能够达到人才社会化、创造更多的价值[6]。另一方面,企业有充足的管理知识,这能与大学的科学技术知识相结合。戴勇和胡明溥(2016)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研究了产学研中知识创新中的知识转移,正是因为有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知识距离,因此知识转移时产生互补性,形成了互补优势[7]。大学与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共同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葛继宏(2016)提出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拓宽科研的视野、提升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这都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8]。
2.产学研与企业绩效的影响
企业在产学研中得到更多的业务合作机会。同时产学研合作能使产学研三方参与研究解决复杂和多学科的行业问题。企业能够利用与大学的关系确定最佳的管理和发展,同时,产学研也对企业的产品、流程、人员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技术开发方向的指导、使新产品成为可能、更有效的制造工艺或提高竞争优势的专利材料。
产学研对社会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它不仅能给大学及科研机构带来重要利益,也有助于企业进行地成果运作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市场价值。彭峰(2016)建议是通过校企科研基地的设立、使科研项目发展独立成公司、校企共同研究制度来体现大学的利益,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签订培养协议,促使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和实践学习、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名誉顾问则是体现企业的利益[9]。
从市场上来看,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面临着很难独自在市场竞争中不败的情况,必须寻求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学者王青迪从企业角度提出,企业与大学进行产学研可成功实施成果转化,将新技术融于顾客需求的实物产品,创造优势[10]。Dai和Lin(2017)针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分析,表明产学研具有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的作用[11]。
从社会上来看,企业通过协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实现成果转化,从而对创新活动的保障力也就越大。同时,较强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保证产学研过程的稳定性,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成技术创新能力的角色互补,优势资源共享,实现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