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加强自我意识,提升自我素养
 
更新日期:2019-06-24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1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认识自我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刻着两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万勿过度;亚历山大波帕在他的《论人》中所述:我们的全部知识乃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苏

 
(一)认识自我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刻着两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万勿过度;亚历山大·波帕在他的《论人》中所述:“我们的全部知识乃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也是“认识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不懂自己的人,在中国格言中我们知道“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存在“自我服务偏见”和“自我乐观偏差”效应,从这些论述中可知认识自己何其困难。在《论语》中,曾子也曾论述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就是说圣与仁,自己不敢当,在这些方面不厌烦地去做,不疲倦地教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话既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也从侧面说明他的谦虚好学。
(二)修炼自我
改过也是修炼自我的一种具体要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人难免要犯过错,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孔子看来,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纠正过错,有错必纠,作为自我修养要求,孔子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改之为贵”;改正了错误,便可“既往不咎”,体现了从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但假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过,那才真正是大错误。我们可以联想到药家鑫事件,撞了人不但不知错还继续错下去,结果令人叹息。所以孔子说他自己“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以他人为自己纠正过错为幸,实属难能可贵。孔子对当时社会中文过饰非的现象非常担忧,“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并发出了“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哀叹。可以肯定地说,孔子这种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态度是值得效法的。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也是自我修养的标准。
孔子之所以圣而多能,成为万世师表,是和他的虚心求教分不开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由此可见,孔子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自己应该学习或值得借鉴的东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说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是无人能及的。韩愈在《师说》中也谈到孔子的求师之道时说“圣人无常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加强自我意识,提升自我素养

下一篇: 加强自我意识,提升自我素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