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虚拟实践
 
更新日期:2019-06-27   来源:探索   浏览次数:2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意识形态只有融入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

 
意识形态只有融入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525)这里的“现实生活过程”是指人类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两个组成部分,虚拟实践可归属到交往实践范畴。虚拟实践是人类交往实践在当代的重大革新,它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人类交往的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交往方式”[[[] 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J],东岳论坛,2004(01).]]。我们注意到,虚拟实践虽然虚拟但并不虚无,相反,它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呈现出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虚拟主体的“现实生活过程”。互联网产业如阿里巴巴的迅速崛起及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就是最好的例证,人工智能也将成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引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意识形态”必须融入到这些“现实生活过程”中,才能被虚拟实践主体真正地理解并内化为价值观,进而在澎湃的信息化浪潮中引领大学生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不仅要在教育主体的现实生活实践中进行,更要在教育主体的虚拟生活实践中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植入教育主体的生存实践之中。
虚拟实践本身蕴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辩证地看,虚拟实践对人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虚拟实践以其超时空的特性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犹如笼中之鸟飞向了广袤的天空,虚拟实践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增长,这无疑有助于大学生的虚拟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人的虚拟异化现象也不断增多。二次元文化[二次是指二维,二次元文化是指平面世界,比如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的动漫、游戏、动画等。]架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网络成瘾如游戏成瘾、娱乐成瘾、色情成瘾、信息成瘾、交往成瘾,均对大学生学业、身心健康、社交能力、人格及道德的异化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见,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虚拟发展,另一方面又可能使其陷入虚拟异化的泥潭中。虚拟异化的产生与虚拟主体缺乏适应虚拟生存环境的技能与智慧有关——集中表现为缺乏主体性,对虚拟产品、虚拟社会关系及多元价值观缺乏辨识、判断和自由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扬弃虚拟异化,促进大学生的虚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化浪潮、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虚拟实践

下一篇: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虚拟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