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更具真实性和欣赏性,但却难以符合学生的体质要求和运动强度。横山中心小学在引入民艺项目后,为使民俗艺术更好的符合学生的体质要求和运动强度,专门邀请专家指导,并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甄选、改编、优化民艺内容。在民间艺人和专业教师的反复推敲和实训下,逐步将几项民艺表演演变成即能突出地方艺术特色,又符合体育教学要求的运动。使之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到各民族民俗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横山中心小学的铃箫操为例,民间铃箫竹竿较长,注重表演性,难度大,学校邀请民间艺人与学校的几位专职体育教师研讨,决定开发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及实施方案。逐步开发自编校本教材。开发自编校本教材时要遵循的原则:以培养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练习有机结合;教材内容要适合铃箫操的技术性要求,按照它的逻辑顺序编写;注重学生差异,强调层次性,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做好小学水平段教学内容的衔接等。要符合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如教育性、科学性、主体性、探究性、运用性、发展性等,遵循自编校本教材的原则,这样编制出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并能学以致用。因此,根据小学生体型,将铃箫尺寸缩短,以符合学生身高需求,减少打跳、对打练习的危险性。同时对铃箫操动作教学进行改编,配备了优雅的背景音乐,删减了难度较大的部分动作,增加了一些舞蹈形体动作,编制出我校校本课程——第一套铃箫操《花样年华》。该教材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编后的铃箫操不仅降低了学生练习难度和危险性,而且提高了他们身体锻炼的全面性。表演时,整体的观赏性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