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党建   浏览次数:40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创新基层党建工

 

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

——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本文主要以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研究对象,试从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结合课题组成员近年来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实践和经验,提出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激发创新活力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党组织  创新  活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进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反映,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根本保证。

二.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主要的基层党组织,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一些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也发生着转变,面临着危机,个人行动出发点中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得失;在张扬个性的同时,道德观念发生滑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首先,网络的信息化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党支部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是 “80、90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特点以及网络时代的特征都给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随着高新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1]网络的无界性,使得不同的文化、宗教意识形态、政治势力都可以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主张,甚至是错误的主张,影响和争夺青年一代。 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较强、思维活跃,但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对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分辨不清,抵御力差,防腐抗变能力薄弱,社会不良现象和西方思想时刻影响着学生党员的发展。少数党员的蜕化变质,动摇了一些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少数学生党员开始崇尚西方“民主”和“文化”,使其信仰出现了危机。##end##

其次是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入党前重视发展,入党后忽视教育的问题。在高校基层党支部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党员“入党之前积极,入党之后松懈”。[2]少数高年级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出现了“弱”化倾向,影响了自身在群众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些思想上的深层次的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散漫,学习成绩下滑,工作不积极主动,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现象,这些都大大损害了党员在学生中的形象。

再次是高校在开展学生党组织活动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性,效果不好的问题。有的学生党支部很难保证每月集中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甚至部分支部只有在支部大会和重大活动时才有支部活动,还有的党员对内容浅显、枯燥的组织生活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多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大多是:局限于理论学习、传达文件,或者听专家讲座,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等。这些陈旧的活动,形式死板、信息量小、即时性差、缺乏活力,不能够激发学生党员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党员对被动的政治理论学习有一定厌烦心理,对照本宣科式的文件传达和学习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也不能使普通学生更好地了解党支部,达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的目的。这种思想教育方式缺乏吸引力,使得学生党员对理论精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足,领会不深,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

最后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缺乏抓手,学生党员缺乏对基层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影响党员发展质量;学生党支部缺少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等困难。一是学生党支部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有的发展标准不够严格,党员在学生中缺乏威信和较高的群众基础。在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上也存在重视不够、手段不多的现象,尤其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手段,致使一部分学生入党后反而出现党性修养退步的现象。二是学生党支部支部委员还有不少是学生辅导员担任,他们既要担负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又要忙于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投放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难以顾及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还有很多做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是刚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他们缺乏教育经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再加上自身理论水平不高,这势必影响学生党员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三.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

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培养一支规范的基层党建队伍,建立科学可行的培养管理模式。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大体可以采取两种培养管理模式:教工党支部采取“院党委书记—教工支部委员—教工党员”模式;学生党支部“院党委书记—党建老师—学生支部委员—学生党员”。优化党员培养管理环节,院党委层面重点加强对教工支部委员和学生支部党建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培养将形成以点带面,点面扩散,全面覆盖。学生支部有专职的党建老师和相对稳定的学生支部委员,辅导员不再担任支部委员,主要负责对支部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而不参与太多事务性的工作,规避了辅导员工作量太大,疏于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专职的党建老师直接负责对学生支部委员培训教育,增加基层党支部的自治管理能力,避免辅导员人人参与党建,人人不精通的尴尬局面,学生党员干部也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和锻炼,避免了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困难,流动性大的问题。有了专业的队伍建设,创新才有动力源泉。

(二)加强对相关负责同志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的教育。

院党委加大对支部委员和党建老师的审察和督导,相关同志必须做到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履行义务好,服务意识好。对教工支部委员和学生支部党建老师加强培养和教育,多组织交流活动、外出考察,进行相关业务水平培训等。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保证创新道路的方向不偏。

(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方法,创新活动载体。

利用网络资源和高新技术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考察、引导、教育。利用“易班”,“党务公开”网站,甚至一些商业网站(新浪微博,人人互动社区等)开展培养和教育工作。除常规的群众座谈会、支部大会、组织生活,还可以将换届选举,支部评优进行网络投票,公开透明,及时迅速;群众座谈会,组织生活也可以搬到网络上,在线讨论、微博互动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活动方式和载体,提高参与度和活动效果;网络游戏在大学里十分盛行,很多游戏中充满的暴力、色情、赌博,英雄主义,拜金主义,歪曲的荣誉感和满足感等,亦可以开发一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帮助他人,惩恶扬善,扶贫济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受教育。 有了载体,创新才有血有肉,才有可行性。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奖惩和考核机制。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重科研成果,轻师德品质、政治觉悟;重教学任务量,轻教学育人效果。学生党员方面,重入党前轻入党后,重发展轻培养,重个人得失轻组织利益。所有这些都很难体现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让人民群众伤心失望。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让创新有序进行,充满活力

想要一个组织充满活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教师党员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品质、政治觉悟、师德教风等方面的考核。有的老师不求个人利益得失,师德高尚,一心一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而有的老师只顾拉项目、搞课题,反而将教书育人工作放到第二位。针对上述情况,在考核方面,在制度设置上有所偏向、有所引导。在学生党员方面,制定规范的学生党员奖惩制度,在评奖评优中,放入支部的考核意见,奖励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学生党员等。要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强化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示范性意识、时代性意识。

综上所述,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制度建设等三方面入手,以不断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让高校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学校发展、推进教学科研、促进学风建设、服务师生员工、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政治核心和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钦,吕文静.浅谈高校党支部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87—88.

[2]许凌云.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问题探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月第27卷 第2期

[3]迟丽杰,宋真,阎秀丽.与时俱进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61—162.


 

上一篇: 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

下一篇: 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