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大学语文》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更新日期:2019-07-11   来源: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2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1980年我国部分高校重新开始设置《大学语文》公共课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沿用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大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

 
自1980年我国部分高校重新开始设置《大学语文》公共课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沿用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大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高教司的要求是对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期望,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2000年后,许多地方高校经过调整、重组和改革,扩大了师资队伍,大学语文逐渐在高校普及,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然而,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为选修课,学生不够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他还特别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结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规划了一条新思路,在信息社会,应该结合信息手段,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让被动的传授式改为研读式的学习,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宏图。
《大学语文》是一门旨在通过文艺理论、文艺思潮、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知识普及和文学名著、文化现象进行审美性的解读和赏析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和语言写作能力,对文艺素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国家教委高教司曾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做过一番定义,指出“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应该担当起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取向和文化认知的使命”。它标志着我们再对大学语文知识结构和课程目标定位认识上的不断成熟。
《大学语文》教育目标有哪些?该如何实现?笔者通过对不同版本《大学语文》教材的梳理分析,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概括为三类:一类是中外文学史知识的梳理传输,一类是学生人文主题的提升,另一类是通过文学经典的鉴赏,达到读写的能力。我们认为:不能孤立地割裂一种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三类目标均有其局限性和偏重:文学史的爬梳为让疏通中国文学发展脉络,重在知识的传输,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远古神话、先秦诗歌、两汉汉赋、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的序列,人文教育的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主干,突出时代的精神特征,例如在徐中玉2001年《大学语文》增订本中以“品格+胸怀”、“为政+爱国”、“亲情+人性”等方面特征;文学经典鉴赏的目标注重文学性,重视学生个体的读写训练,这与学者钱理群提倡“大学文学教育应当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应该让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我们相信在那里可以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可以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
实际上,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学生早已对诸多大家名篇学会品读,大学语文要区别于初、高中语文,要将经典、文学史看为一个统一体,不限于解读名篇,也不仅仅梳理出文学史每个阶段的主要文学概括和特色,以建安文学为例,时代的动荡不安,文人墨客的出世情怀,对道教长生不老之术的迷恋,洒脱不羁的个性,总览时代背景、文学特征、作家群体类别、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方面全方位客观地认知。如果大学语文能建立在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范围扩大,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自学,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学会思考,提高阅读兴趣,达到对文学文本深层次意蕴的理解,把文学作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深层阅读,即语言—结构层、艺术形象层、历史内容层和哲学意味层。实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最终达到语言艺术感观向历史哲学深化,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更好地促进自我选择性阅读,达到掌握文学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但是目前,作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公共课,大学语文处于边缘地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将庞杂的内容让学生领悟,笔者通过调查和走访,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认为《大学语文》要以阅读为基础的改革,在微平台和慕课的带动下,提高学习兴趣,扩充文学文化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大学语文》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下一篇: 新时代《大学语文》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