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受自然环境、他人在场、时间成本的影响,由此呈现出线下亲社会行为场景的不足包括模糊隔离的信息系统、社会规则下的交往场景以及身体必须在场的物质地点,从而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产生阻碍。
第一是模糊隔离的信息系统。线下的亲社会行为,一方面主要以口语交流为主,呈现形式模糊不确定;另一方面受制于物质地点和时间因素,核实信息与监督渠道不畅通,从而造成了求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信息隔离。
第二是社会规则框架下的交往场景。戈夫曼将人们的社会生活比作戏剧舞台,为了塑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个体会依据社会规范进行印象管理。这种社会规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包括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和一系列惯例。小乡村比大城市亲社会行为要更普遍,和社会规范有密切联。其次框架是一种主观的情境定义,这是一种玩笑、游戏或是上下级的正式谈话依赖于参与者如何定义。旁观者效应和亲社会模范就是通过对情境的主观定义来自我评估的过程。
第三是身体必须在场的物质地点。因为时间成本以及物质地点的隔离,身体必须在场才能实施亲社会行为,地点决定了大多数的社会信息系统,一个给定的地点场景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地点场景相隔离。因此提高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成本。
总之,线下场景因素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受制于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使得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产生了模糊隔离的信息系统、助人者身体必须在场、熟人关系下社会约定俗称规则框架的限制,个人往往呈现为普遍的集体型人格,即个人意识常常被遮蔽,以及被动的关注者,降低了助人者自我能动性,亲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