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认为“集体记忆”是“集体通过对精神的共享形成的一种凝聚力,对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维系作用,其作用体现为:“每个群体都对身体自动化委以他们急需保持的价值和规范”。而纪念仪式正是一种借助知识和身体的理解习惯传递社会记忆的载体。哈布瓦赫也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其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 。 春晚本就是一个公共话语平台,其体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借助传统春节的知识重要性和观众团聚守岁的身体惯常性,建构着一场公共文化空间内的“集体记忆”并输出多元主题予以强化。纵观春晚历史,其主要功能早从提供共享的节日娱乐转变为确立国家仪式,推销文化品牌。
1、家国情怀——展示中国精神,输出大国文化形象。
央视春晚面向海内外观众播送,其舞台叙事带有强烈的政治烙印。首先,春晚十分注重传递宏大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宏扬主流价值观。自1983年以来,“团结”、“欢乐”、“团结”、“奋进”、“团圆”、“自豪”、“辉煌”、“盛世”、“和谐”、“中国梦”、“新气”等成为历年关键词。着重反映祖国的辉煌成果,又不断给全中国人民鼓气加油,为来年的新启航吹响号角;其次,记录大事件。在1998年春晚为庆祝香港回归,将长江三峡、黄河、日月潭三水相融,以水共情;2004年春晚,“神舟五号”英雄杨利伟朗诵了《飞天英雄红旗颂》;2008年发生特大雪灾,主持人和演员朗诵《温暖2008》为灾区人民加油;2016年设泉州、西安、广州、内蒙古呼伦贝尔四个分会场以回应“一带一路”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方略;2018年春晚舞蹈《丝绸绽放》规模宏大,120位舞蹈演员以整齐优美的舞姿向世人展示了敦煌历代石窟的精美故事,也讴歌了“一带一路”的大国智慧;其三,展现军旅元素,宣扬强国强军、讴歌人民子弟兵的“绿色”题材不在少数。2004年杨利伟领衔的《飞天英雄红旗颂》、2007年歌曲《欢乐和谐·军旅魂》、2009年小品《水下除夕夜》、2010年小品《我心飞翔》、2015年歌曲《强军战歌》等无不展现了中国军队励精图治的崭新风貌。2017鸡年春晚,11位英雄航天员登上舞台举行了按手摸仪式,昭示着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腾飞。将“家国”隐喻融入集体叙事。2019春晚中的歌舞节目如《时代号子》、《我和我的祖国》等无不凝集着浓厚的家国情谊。
2、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培育中华文化认同。
春晚舞台呈现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景观,显著表现为对国际文化元素的引入。截止2018年已陆续有15次外国演员或舞团登上春晚舞台。1999年春晚,由四个外国演员表演的《同喜同乐》成为春晚第一个由外国人出演的小品;2011年,孔子学院的6位外国学生和大山合作表演的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俄罗斯TODES舞团表演的《天鹅湖》华美绝伦;2013年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共同演唱《茉莉花》,这是中国民乐和世界流行音乐的艺术对话;2014年韩国男星李敏镐登台亮相;又值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演员苏菲·玛索受邀演唱了法国民谣《玫瑰人生》;2018年春晚的外国面孔更创历史新高,杂技演员、歌舞团、歌唱家轮番登场。此外,央视春晚舞台着力对国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历史、地理、风俗、服装等方面深度开掘。如2012龙年春晚民族歌舞《追爱》、《中国梦》;2013年蛇年春晚孙楠演唱的《净土》展现了丽江纳西族风情;2014年少数民族的《欢歌》组舞、2015年《大地春晖》民族歌舞;2016年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五个少数民族歌舞团组成的民族歌舞亮相舞台;2017年鸡年春晚,由维族演员演出的小品《天山情》成为春晚历史上首次演出的少数民族小品。此外,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展示。如201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将我国四大名绣以全息成像技术精彩地呈现在观众面前;2017年千年绝技确山铁花在春晚绽放;武术、杂技、曲艺等传统民族文化瑰宝不断进行花样翻新,增强文化吸引力,丰富舞台叙事;2005年由21个聋哑女孩一起演绎的经典艺术舞蹈《千手观音》更是艳惊海内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近中国。在跨文化融合叙事的篇章中,春晚已成长为一个国际性公共文化空间,令集体记忆得以传播。
3、时事热点——聚焦民生热点,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早期就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春晚节目,自2003年我国进入网络舆论元年以来,公众对社会民主政治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春晚舞台上涌现出一系列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批评不正之风,传播正能量的语言类节目。如春晚小品《捐助》、《不能让他走》、《一句话的事儿》、《扶不扶》等;2015年聚焦反腐,2016年则是反映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题材;2017年聚焦信任话题;2018年春晚反映官僚主义、留守儿童等问题,2019年小品集中于诚信、协作、教育主题。这些节目的涌现为引领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4、营造流行——利用流行节目元素,书写中国故事
春晚舞台巧妙运用流行文化唱响中国赞歌。从1984年张明敏的《我的中国梦》到刘德华的《中国人》那英、王菲的《相约98》、SHE的《中国话》、成龙的《中国》等歌曲流行海内外。2018年春晚更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演员和艺术家表演小品《同喜同乐》、歌曲《我爱你,中国》等着力书写中国故事,宣扬“爱中国”的民族主义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