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春晚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
 
更新日期:2019-09-02   来源:当代传播   浏览次数:26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作为横亘中国电视荧屏36年的大型政治综艺晚会,春晚也曾遭遇滑铁卢,2012-2015年间,收视率明显下滑。但2016年开始,收视率回升,2017年跨屏收视率达

 
作为横亘中国电视荧屏36年的大型政治综艺晚会,春晚也曾遭遇“滑铁卢”,2012-2015年间,收视率明显下滑。但2016年开始,收视率回升,2017年跨屏收视率达到31.46%,2019年跨屏总收视率30.07%,网络端总收视率2.74%,2019春晚整体美誉度达96.98%,成为近年来观众最喜欢的春晚之一。只要推陈创新,春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还将持续发力。
1、服务民生,建构公共文化空间的舆论引导力
春晚舞台不乏精品节目。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节目总体质量与观众心理需求上还存在一些差距。首先,对观众的需求关怀不足。如2016年猴年春晚,观众对于六小龄童出演呼声强烈未果;相比之下,辽宁卫视春晚邀请六小龄童上台表演《金猴闹春》赢得满堂彩。老艺术家能够登台与大家见面,是观众对老艺术家的尊敬,是对经典民族艺术的缅怀,地方台往往能敏锐捕捉到观众的需求;其二,部分节目品质有待提升。以备受期待的语言类节目为例,过往的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大放异彩,诞生了如宋丹丹、赵本山、赵丽蓉、范伟等“大咖”,创造了当年流行语文化,为观众带来欢乐。但近几年来小品被很多观众反映“不好笑”了,或说教成份过浓,或仅仅依靠台词牵强搞笑、煽情,或与现实脱节,难于做到艺术与生活的真正融合。春晚应在宏大叙事之中融入底层关怀,在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舆论引导,服务民生与主流价值宣传即可并行不悖。2019春晚则有很大改观,少了说教,更注重通过激励唤起社会主流价值与文化认同。
2、正视民间话语的“反记忆”现象,强化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认同
春晚构建了中国百姓对春节的文化仪式与集体记忆。多数人对春晚是认可的,一些公众的调侃充满趣味,如近两年春晚网民关于王菲的“洗碗手套”、李思思的眉毛、唇膏等讨论,拉近了春晚与公众的距离,但节目内容缺乏新意、广告植入过多、假唱、“托儿”、宣传痕迹过重等问题亦引发部分网民“吐槽”。福柯曾提出“反记忆”文化行为理论,即“记忆造反不是反对记忆原有的内容、方法和概念,而是反对集中权力的作用,这个集中权力在与类似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组织起来的话语的制度和功能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决定了宣传与文艺一衣带水的紧密联系,然而,新媒体时代主流电视媒体应探索符合艺术表现规律的传播路径,在节目内涵创新、宣传方法艺术化上不断提升,做到“润物细无声”,以避免“反记忆”现象回流,从而强化春晚文化空间价值认同,延续并创新春晚艺术魅力。
3、数字时代融合公共文化空间的跨越
近年来,央视春晚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是地方春晚的出现,由于形式、内容颇为灵活,也善打“感情牌”,收视反响良好;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数字媒体的普及,观众群体审美、选择的多元化,导致收视人群自然减少和分流。春晚文化能否在数字时代拥有持续生命力,不仅关及晚会收视率和节日文化仪式,更是涉及主流文化社会认同的重大议题。2019年春晚好评如潮,就在于晚会充分发挥移动端、短视频、社交媒体等融媒传播功效,同时充分发挥了4K超高清、VR 、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传播优势,既注重分众与多元,又注重整合与凝聚,让春晚这一公共文化空间在数字融合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其文化品牌也历久弥新。
36年风雨兼程,春晚借助宏大绚烂的舞台场景与叙事内容,烘染出举国欢腾、歌舞升平的节日氛围,将春节文化内涵具像化、符号化,营造盛大的媒介仪式并培育公众的社会主义“想像共同体”,从“改革开放好”到“中国梦”的华丽转型,其作为具有“集体记忆名片”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有目共睹。而新时代语境下,媒介生态的转型、受众需求的精细化、分众化也给它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春晚,我们依然不可或缺且充满期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春晚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

下一篇: 春晚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