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创新
 
更新日期:2019-09-05   来源:人民论坛   浏览次数:24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体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网站、贴吧、腾讯QQ、微博、微信和视频APP等多种类型

 
(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入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体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网站、贴吧、腾讯QQ、微博、微信和视频APP等多种类型。其中,新浪微博、微信、腾讯QQ、视频APP是大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在线时间最长的几种媒体类型。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这些媒体有助于开拓他们个人的视野,拓展对客观社会的认知,有助于塑造、改变个人的观念和信仰。日常观察显示,大多数学生非常依赖网络,超过85%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花5小时使用智能手机链接微信、微博、QQ等各种手持媒体平台,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各种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多种终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当前全媒体时代形势,使得学生管理不断遇到新的挑战。管理工具面临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更新,老旧的依靠人力管理的理念也需要立即更新。校园管理开始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使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客户端软件工具与学生展开更加灵活、多元的交流,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为高校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减轻了很多工作压力。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急需其提高自身多媒体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全媒体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单纯的同学交往演变为全媒体下与无数陌生人的交流,由最初的新奇、兴奋,逐渐沉迷其中,个人的“三观”受到多样化思潮的影响,导致集体主义意识不断淡漠等等很多复杂新问题的出现。各种媒体信息量大且复杂,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还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难以抵御外来价值观的冲击,极易让学生产生个人价值观的迷茫。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帖、留言,个别学生甚至在没有经过核实的情况下,不受任何约束的直接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激进看法,或者转发他人信息,往往会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再加上媒体平台上许多虚假、反动、黄色或暴利、拜金主义的信息的传播,对政治鉴别能力本来就较低、价值观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妨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这样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教育,还要借助微博、微信、QQ 、贴吧、论坛等平台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对有效信息做出处理和分析,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抵御各种不良价值观的侵蚀,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路径创新
全媒体环境下,不能忽视和冷落了传统媒体对学生思想认识形成的积极作用,需要综合运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等方式,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养成的有效措施。只有既主动采用互联网+自媒体教育手段,又重视传统媒体方式对大学生教育作用,才能为全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的输送寻求到更佳方式。
1.重视和创新传统途径的教育引导作用
当前大学生被各种媒体团团包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甚至是心理状态都受到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在这种海量而庞杂的信息中往往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党课团课、主题讲座、校园广播台、校园刊物、宣传橱窗、板报等各种传统媒体,虽然规模不大,但一直是高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各种网络媒体的重重包围下,校园传统媒体更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弘扬主流意识形态,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学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校园传统媒体在当前全媒体环境下,仍然具有鲜明导向、强大公信力的独特优势,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而且还会继续发挥更加强大的宣传优势。强化校园媒体舆论的传播和相关文化建设,充分地发挥出校园内媒体拥有的独特优势功能,提供一个健康而且良好的文化媒介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同时,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当中去,进行文化熏陶,特别是以正面引导为主。逐步实现课堂思想教育与校园活动的全覆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培育时刻不脱离学生,保持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用新时代精神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养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并积极担当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如一朝上岛,一生为国坚守海岛32年的王继才,他以岛为家,在没有淡水和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不忘初心,用矢志不渝的信念书写了壮美人生,是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和赞誉的川航“英雄机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了出来。时代楷模黄大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建立媒体信息管理机制,搭建全媒体核心价值观养成新平台
全媒体的信息共享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带来机遇。信息共享,意味着教学空间的进一步开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整理。网络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式活泼多样,个性丰富多彩,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境与氛围营造,开展隐性化引导教育,消解全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网络媒体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
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在自由、亲和的氛围中开展。在无时不在的网络中,选择以引导的方式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的说教,减少学生的抵触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也会相对减少因面对面的交流而让师生双方产生的尴尬和冲突,更具亲和力,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这是一种比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有一定突破的关键着力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网络建设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思想政治网页信息更新慢,不及时,甚至许多的网页和栏目长时间不更新,成为“僵尸”网站、网页。二是不少思政网内容多为链接项、转载内容,较少原创内容。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不能与大学生形成真正的互动与共鸣。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创新

下一篇: 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方法和途径创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