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现代哲学   浏览次数:70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哲学意蕴。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

 

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哲学意蕴。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第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哲学和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的意蕴,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过度泛滥的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一个纠正;第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导向,并在理论上重新缝合了一度被割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指出了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诠释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的本质区别问题。最后,本文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的一个绝好体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价值哲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08SJD7200008)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指引我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针。它要求我们做到“四个方面、五个统筹”,这样一种科学理论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蕴涵着深深的哲学意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观和方法论。其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哲学和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的本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过度泛滥的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的一个纠正。再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导向,并在理论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的绝好体现。##end##

一.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的绝好体现。这主要可以从方法论和历史观两个方面来说明。由于篇幅原因仅作简单的分析。

首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五个统筹”,这本身就深刻地包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联系和发展等哲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规律,矛盾规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科学发展观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强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其它方面的矛盾,这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体现和运用。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则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否则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则完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另外,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连续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体现。因而,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一个综合体现。

其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实践(物质生产)的主体。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科学发展观在群众和领导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以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强调发展要依靠群众、为了人民群众,要为群众办实事。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体现。

另外,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意蕴。在本体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的物质存在决定一定的思想意识。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判断,不是脱离实际的,是面对当代中国的任务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空穴来风。因而是有历史基础的科学理论,同时,这一科学理论已经提出并以此来指导实践,则对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认识论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丰富内容都是建立在对过去(国内外的)的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的基础上的,并且在新的条件下指导新的实践,这不仅符合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也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的认识又能指导进行更好的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因而,不论是从方法论、历史观还是从本体论或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现实运用。

二.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科技哲学和经济哲学意蕴

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一个深刻反思,是以生态哲学、科技哲学和经济哲学为基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意蕴。我们知道,生态哲学是以生态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为基础而形成的崭新人文科学。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事实上,生态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更准确一点,它是现代化的产物,是在工业文明时代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产生的。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第一个需要就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就要与自然发生关系。虽然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也破坏环境,有时还十分严重,但是终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并且总的来说,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要是以顺应自然为主。因而在农业文明时代,时间是循环的,春耕秋收,周而复始。在生存论意义上人类主要以自然为基础。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类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的生存确立在自己的劳动——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上了,时间不再是循环的了,而成了线性时间。自然虽然仍然在人的生存中占据着基础地位,但已经不再是主导了。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使自然成为了人类的对象,非科学的发展模式和非科学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节模式,使得生态危机成为工业文明的一个负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对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一个反思,生态哲学则是这一反思的成果。

生态哲学要求人类的发展要正确妥善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自然是人类存在的永远的前提,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有人与自然的发展。生态哲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它要求保持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那是为了生态系统和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处理好地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发展的目的上与生态哲学是一致的。生态哲学不是纯生态学,它是以人为中心和终结目标的。只是在以人的发展这个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自然来实现这个目的而已。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思想与生态哲学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地区之间的关系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际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等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具有科技哲学的意蕴。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存在、以及系统本身的发展等都与整个系统的内部因素以及系统外部的相关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做到对五个方面问题的统筹,这本身就体现着系统哲学的思想。就人类社会的存在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自然界在本原的意义上是系统外的因素,是社会存在的绝对前提和基础,但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自然界越来越变为社会存在的一个内在因素,也就是自然的社会化。不管是外在的因素还是内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与关系最优化是系统的最佳状态,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系统论的绝好体现。

从技术理性,也即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或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的界限问题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根本的目的上是人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包括在人之外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东西在内。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比如说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生产力、开辟新的实践空间、但同时它也会导致物对人的奴役。因为作为工具的科学技术本身具有自身的工具理性,工具的逻辑的非理性的发展完全有可能侵蚀和吞噬人本身。不是所有的技术化都是发展,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技术化的。如果技术化是对人性的一种伤害,那就是非理性的。所以强调“以人为本”不光有历史观的意义,还有存在论和本体论层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既看到了科学技术即工具理性在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并避免了工具理性的无限泛滥,避免了工具理性对人的吞噬,避免了韦伯所批判的“没有灵魂的工程师”的现象的出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具有经济哲学意蕴,是经济哲学内在要求的体现。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特别是在西方经济学的视野中,经济学是硬科学,与哲学是毫不相干的。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亚当斯密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学家,正是它把文艺复兴中的“自由”作为经济实践的基本方法,才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学。从而哲学就成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前提和基础。只是在“边际革命”以后,经济学才逐渐脱离哲学的指导,而发展成为今天的世态。但是,问题就出在这样脱离中。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有其本身的逻辑,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理性的扩张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理性吞噬一切,金钱和效率成为了衡量标准。在经济层面上,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布展已经导致了逻辑的颠倒,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再是生产决定需求,而恰恰是相反——(虚假的)需要决定生产;在人本层面上,经济理性的逻辑布展已经导致了对工人阶级的摧残;在哲学层面上,经济理性的无限扩张已经导致了主体的死亡。由此可见,经济理性本身如果没有哲学的指导是不行的。经济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探求经济学的哲学意蕴,强调经济学要有哲学作为指导,从而确保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经济哲学强调经济理性的发展不能导致对人的侵蚀、不能导致“异化”现象的产生。科学发展观就是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哲学内涵,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经济理性为“本”。这就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在实践上、在经济哲学理论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三.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学和价值哲学导向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哲学,本身是具有鲜明的人本学和价值学意蕴的。这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说明。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的“发展”。那么什么是发展呢?我认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属人的具有强烈的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的范畴。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这种前进、上升都是属人的。这个“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人。这个具体的“人”可以是人类、某个地区的人、某个集团、某个阶级、某个家庭、某个个人等。就科学发展观而言,“发展”所关涉的人,也即是“以人为本”的“人”仅仅是中国人。这个“中国人”不是一个抽象的类概念,而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即是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也就是。这个人是总体的人民群众,同时又是具体的、各个地区的人、个体的人。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事实上是一个价值范畴,它是按照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发展来判断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判断标准本身是具有深厚的人本学的价值意蕴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那么什么是科学呢?我认为“科学”本身也是属人的,也是具有强烈的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的。在此我不想对科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进行分析,也不对唯科学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只是想从通常对科学所做的理解中解析出一点,即科学本身是带有人本色彩和价值意蕴的,也是说,科学本身就是有人本学意义和人本学的价值取向的。是否为科学,从终极意义上来说还是以是否符合“人”的利益来判断的。当然,和关于发展问题的属人性一样,这个人也不是抽象的,也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人。因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有利于现实中国条件下的“人”的发展的发展观,当然这个人是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代际的人。因而从科学的层面上来说,科学本身就是具有人本学和价值学意蕴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的人本学和价值意蕴的一种体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的正确把握和重新缝合。我们知道,在马克思理论中,存在着两种理论“向度”,一个是“主体向度”,一个是“客体向度”。“主体向度”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向度,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对社会的批判,这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的不成熟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在主体向度上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主义的批判,典型的理论形态就是异化批判;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主体向度,也是对社会的批判,但这种批判已经不是建立在异化批判的基础上了,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这样一种批判主要也是基于对人的关注。这是主体向度。而“客体向度”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这其中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研究。我们知道,在马克思那里,早期不成熟时期主要是以异化批判(也是属于主体向度的,但和后期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是不一样的)为主,而到成熟时期,则是在确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客体向度的基础上的主体向度的批判,即历史现象学的批判。并且在成熟的马克思那里,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的批判的统一的。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历史现象学批判的同时也强调资本主义本身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同时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注重对其负面效应的批判。两者不是割裂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有两个纬度的:生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是根本目的,生产是手段。任何割裂两者的做法都是不完全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把握了这两个向度: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作用——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的发展和对人的奴役的批判——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是对曾经一度被割裂的这两个向度的重新缝合。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小平那里他们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比较而言,都只有一个纬度,或者两个纬度是割裂的。具体而言,列宁早期主要是注重批判的纬度;后期就只有生产的纬度,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等拜物教等现象的批判纬度;毛泽东的哲学从表面上看是有两个纬度的,“以阶级斗争促生产”,批判和生产的纬度都有了,但事实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只抓住了生产关系改革的线索,也是就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异化的批判的线索,并且事实证明,阶级斗争不可能促生产;这种现象在小平那里有一定好转:小平理论重新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把握了客体向度——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对主体向度,也就是批判的向度关注和强调的不够,虽然小平也在讲两手抓,但是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两个纬度并重的程度。科学发展观是在对过去的发展观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以人为本”,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两个纬度的重新缝合。

四.    科学发展观诠释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要掌握群众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指针,是要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动力的。特别是作为一定工作的指导和决策者的领导干部必须对科学发展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在认识上存在误解,这将导致重大的实践恶果。因而我特别要指出几个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极易被误解问题,以期能廓清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些迷雾。

首先,科学发展观与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问题。西方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在西方社会经历了工业化甚至进入后工业时代而提出的,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反思的结果。而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指导方针。虽然和西方可持续发展观一样,我们也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提出的时代文明背景是不一样的。因而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毫无批判地照搬照抄过来。否则必将出现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当然,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对西方工业化的反思,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但这样一种借鉴仅仅只能是前车之鉴,而不能作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准则。

更重要的是,西方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理性逻辑所固有的,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确实也包括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绝对不是像资本主义一样是以经济理性作为唯一的准则和逻辑的。如果以经济理性作为唯一的准则,就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与中国的发展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的。所以科学发展观是讲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这个经济建设不等于经济理性的无限扩张,不等于拜金主义、金钱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化。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的。也就是说,要注意经济理性适用的领域,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的发展。

因而,科学发展观是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特殊情况相适应的科学发展理论,其发展目标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相一致的,是事实求是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很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往往会把这种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联系起来。事实上,科学发展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两者所反映的时代完全不同,或者说是不同时代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在工业文明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因而两者在时代基础上是完全不同的。农业文明时代,自然是人类生存论意义上的本体,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远没有达到工业文明时代的高度,因而在自然面前,人往往表现得十分无力和无奈,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规律的奴隶。所以,所谓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以“自然”为不可抗拒的“神”而服从与天和自然。这是一种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通过人的实践并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重新使一度被破坏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再度确立起来,这已经不是人盲目服从于“天”和“自然”了。这是新的生产力水平上的新的和谐。

第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强烈的封建意识形态特征。“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是一致的。强调人服从于天,也就是要服从于封建的统治,因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就是“天子”。天子是代表天来统治人民的。所谓“天行有常”也就是说天有自己的规律,人民必须服从,因而,作为天的代表的天子的统治制度也就是天常的体现,也是必须服从的。因而,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意识形态本身。讲“天人合一”就是讲服从封建统治。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与之有本质区别的。

与之相关,第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不是一种自然观,主要不是说要人民服从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主要是一种历史观,是一种意识形态。因而“天人合一”思想往往很少具有行而下具体指导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而主要是一种行而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则主要是从行而下的层面来指导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而没有任何行而上的意识形态意味。因而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提并论完全是非法的。

再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民本思想是有继承的,但是与传统的民本思想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和“民本”思想中作为“本”的“民”或“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主体不同。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阶级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广大劳动人民。传统思想中也强调“为民”、“民本”,但这是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是一种以水载舟的思想。并且,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民是一种顺民,“民本”根本上不是为“民”本身,而是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则是真正的作为国家主人的劳动群众。

与此相关,第二,科学发展观和“民本”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共产主义,而传统的“民本”则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使封建统治千秋万代。

第三,思想基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当代的生态哲学和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为思想基础的,它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而传统的“民本”思想,则主要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它认为历史主要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是封建统治者及其拥护者的历史。

第四,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民,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主义实现自己的意志。而“民本”思想则主要强调为民做主,比如说“父母官”“当官要为民做主”等,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封建思想的体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能等同的,并且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思想有着根本区别的,不能把这几者相混淆。事实上,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科学的关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起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在现时代的一个绝好体现。


 

上一篇: 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

下一篇: 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哲学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