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更新日期:2019-09-12   来源:高教论坛   浏览次数:23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蓬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也赶上新一轮的热潮,需要从大学的特征和创新的本质出发,在制度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探索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

 
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蓬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也赶上新一轮的热潮,需要从大学的特征和创新的本质出发,在制度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探索“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层面上,形成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建立创新型组织团队;精神层面上,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树立强烈的主体创新意识。
(一)形成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模式
1.基本方法
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指改变过去知识传授的模式,摒弃以灌输信息的单向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共同探索新的知识。这个标准从学生大一开始直到学生大学毕业,这个标准适用于本科生,也适用于研究生。这是大学教育整个理念的变革,这将改变过去单向交流的教学模式,从老师教、学生学到,老师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双一流”大学的本质是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老师没必要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他和学生都应该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模式会将学生紧紧融入到整个的学习过程,融入到整个的学校文化氛围,即校园文化。
2.困难及解决办法
其一,我国的学生课外独立思考学习的时间少。我国高校虽然在压缩学分,减少了课程学时,优化了课程结构,但教学计划仍然刚性太大,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余地太小。这要求我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习惯,减少第一课堂的时间,增加通过图书资料的自我学习时间。其二,教师科研任务重,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往往忽视教学,忽视师生交流的环节,其结果是学生课后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感到无所适从。加上多数“双一流”大学规模较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具体方位,没有归属感,如果学习负担重,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这要求教师对学生除了在课堂和实验室里的基本教学责任外,还要承担其它责任,比如在用餐时与学生交谈,在学生宿舍开讨论会,为新生举办讨论会等等。
(一)建立创新型组织团队
1.基本方法
所谓创新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分布整个组织的创新气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性、能持续发展的组织。目前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良好管理模式。任何组织从鼎盛走向衰微,其原因不在外部,而是由于组织内部的创新不足影响其成长所致。因此必须通过自身的修炼来克服创新智障,达到持续成长。大学是学习的圣地,不断的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是所有人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校的各个系统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系统。在这个有效循环中,大家有共同目标、共同的空间和共同的计划。在这一团队中,首先需要加强本科教育,调动所有资源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是目前“双一流”大学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活动,也是全世界一流大学最注重的环节,因为本科教育是高水平大学的根本所在。在这里,虽然人们前期经理可能不同,但都有着求新的思想,都有着为推动社会文明前行的动力。在这里,有着全国最具有想象力的头脑,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渴望接触新事物的本科生和大量有着丰富经验老师,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重要原始创新。
2.重要内容
第一,共同愿景。在大学里,要求每个成员都是批判者与创建者,打破旧知识,建立新系统。其共同的使命是探索未来世界,无限接近绝对真理。大学的很多事物没有联系,但一旦围绕共同目标,所有一切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校园文化的职能之一就是使所有人都必须融入到大学的责任和担当中去。所有的成员必须在在这个大系统中尽力完成自己担任的角色。在这个组织中,每个教师或学生应得到探索和创新的教育。第二,互相影响。在学习型组织这个大系统中,要求不同领域的教师间相互影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师生是是教与学的关系,但这个教育学是互动的,有时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创新思想中得到启发,二者可以共同进步。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创新思想上他们是生力军。这就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第三,动态平衡。要求每个成员理解整个大学是动态的整体,教学、科研、第二堂活动要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向上的校园环境。
(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需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需要允许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存在,给他们有自由发表思想学说的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给创新者以充分的交流的机会,在和而不同中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不断进行各类文明争辩,最终产生新的成果;国家主管部门要围绕科学发现做好引导与服务工作,要引导教授做有用之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做无用之用,服务人类终极文明。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批站在人类文明前沿的知名学者和各个学术领域的领头羊。这是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的必要条件。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康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建设“双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要创造条件,从战略眼光出发,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要成为高水平人才的汇集地。这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要开阔眼界,了解学科前沿,同时加强内功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为产生大师培育良的土壤。
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科研及课外科技活动也是营造学术氛围的最直接措施。实施一个学生一个导师制度,让学生接触科研的前沿、学科的前沿。前些年,高水平的老师很少在本科课堂出现,学生只是听说这些老师,甚至有的老师排课后基本都有研究生或者其他人员代上,这些老师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项目,很多老师甚至把目光投向了科研的经济效益。这非常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本科阶段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阶段,是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充分发挥和利用人才成长中的师承效应,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把高水平老师、特别是教授放到教学第一线,尤其是公共基础课。这些老师不单出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理念的启发者,他们有着最丰富的科研经历,往往站在学科的最前沿,能把基础知识和科研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帮助学生树立科研观念,从而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这就可以较快地把学生带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四)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
新时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素质的人才,是“双一流”大学的神圣职责,但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往往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过去的一段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喜欢讲授基本知识,要求基础知识扎实,要就学生具有良好的解题能力,这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言,基本上还只属于知识应用范畴,造成很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咸的问题,却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提出问题并且能解决问题或者只提出科学的问题才是“双一流”大学应该注重的教育。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扩招给大学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就业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完全为市场的需求服务,而并非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更不用说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与主体意识。
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学习与将来的发展甚至就业有什么关系上有清醒逻辑认识,从而让他们自己能按照自身要求,不断发现知识,进行组合创新,最终实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要求高校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环境,注意教书育人的艺术性,逐步实现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习型向研究型过渡,不仅学习一门知识,谋划未来的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谋划自己的人生,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社会发展的前沿,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从而主动地学习,追踪学科最前沿,提出质疑,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下一篇: “双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