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实践取向”学业评价的意义
 
更新日期:2019-09-24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浏览次数:1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改变突击性应试学习,提高学习的持续性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业评价常常是一纸定成绩,平时极少让师范生进行大量实践。在不少高校

 
(一)改变突击性应试学习,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业评价常常是一纸定成绩,平时极少让师范生进行大量实践。在不少高校中,作为必修课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要以书面考试方式来对师范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些教师所设计的试卷重理论,这导致师范生偏向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这无疑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真正提高。而且,即使是试卷重视实践性的运用,由于师范生平时不太重视相关的学习,加之平时表现占成绩的比例过低,师范生缺少相应的热情和动力去进行平时的教学实践,临近考试时再重视已来不及了,师范生要在考试中真正地全面深入到位地评析案例或进行应用性的教学设计,常常只能是力不从心。
“实践取向”的学业评价由于将评价重点转向师范生实践性教学能力,并且将师范生学习的全程都纳入评价范围,师范生要在最后考核时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无疑需要平时的大量实践,加之平时的这些实践表现又在评价范围内,这样,师范生平时不得不也不会不认真地进行实践,无论是评析案例还是自身的直接教学实践,都时刻有一种动力又有一种压力在驱动他们。师范生自身在课外积极主动地讨论和实践,在课堂积极争取机会并尽力展示自我。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师范生在体验着自我的成长,也在感受着他人的进步,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师范生享受着学习,鞭策着自我。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箭多雕”“遍地开花”
上述种种尴尬现状的存在与众多因素有关。综合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师范生的中文专业素养过低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因素某种程度上大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体涉及以下方面:了解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原理和规律,掌握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对此,教师教育者在课程教学中只是空洞地进行理论阐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目标最终旨在师范生能够进行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充实理论,理论最终是为了应用。师范生的学习目的根本在于开展语文教学实践,而不是研究语文教学,即使研究语文教学也指向于语文教学实践。因而,这要求在课堂上大量地运用相关案例来进行教学,以帮助师范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理论。
然而,师范生在课堂上要能够对教师教育者教学中所运用的案例和所涉及的理论阐释理解透彻,前提是必须能够对案例所涉及的课文能够有一个基本到位的解读,否则教师教育者必须费时费心费力为师范生解读课文,因而影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自身的教学时间。但是,由于相关的语言、文学等基础课程学习中对具体文本的细读关注不足,加之师范生自身压力和动力不足而未能自觉提高其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导致师范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不强。这不能不说是导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低效的原因之一。即使事先要求师范生上课前先自己去解读文本,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师范生缺乏动力和热情提前进行认真地准备。而反之,如果力图在课堂上能将精力和时间集中于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不细析文本,又将导致师范生难以理解,云里雾里,课堂教学中缺乏参与热情,即使参与也实效不高。在“实践取向”下的学业评价中,师范生为了能够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表现良好,能够很好地评析教学实录或是同伴的教学,使自己的平时表现获得一个好的评价结果,为此,师范生自身努力地深入透彻的解读相应文本的主动性将得到增强。在涉及文本解读和教学评析时,师范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育者的观点,而是能够与教师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师范生的自信将增强,课堂的氛围更活跃,教学的效率也将更高效。
(三)提升学习内在动机,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体系为序,以教师教育者的讲授为主,教学倾向于追求系统完整地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多数高校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式。学科逻辑主导教学的范式下,一方面,师范生感受不到知识对于自己当前学习和将来的切实意义,因为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在师范生就读期间还未能真正显现其意义;另一方面,师范生运用知识的状况却不可能与学科知识的体系的顺序一致的,但是由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师范生学习时很多时候是以记忆和理解为主的,无法真正学以致用,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这些导致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几乎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一点,对于应用理论性的课程,尤其是以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为目标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类课程,更是不利的。
不同于一般操作性技能,语文教学能力不是对理论知识的直接运用,而是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实践;语文教学能力也难以通过机械性反复训练来形成,因为课文和教学课题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作为主体的学生是灵性的,教学总是动态生成的。结合语文教学的这些特点,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的形成,无疑需要他们对知识和理论具有自我的深切感悟,综合知识的适用性、理论的指导性、情境的具体性等,在对具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基础上,依此进行自我的具体教学实践,并反思教学实践,在这样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领悟理论并逐渐获得自我的语文教学能力。在“实践取向”主导下的学业评价中,师范生课内课外、平时期末都在不断地进行实践性的评析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身不断地体验各种情境的教学,在自我的教学中,他们综合运用自己所学,体验自己所学在教学中的意义;而在评析过程中,在评析他人的同时反思自我,在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师范生主动地体验着和总结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地意识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以此为动力和基点,促使自己更进一步地深化自己的学习。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实践取向”学业评价的意义

下一篇: “实践取向”学业评价的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