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进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经磨难,追寻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遵循,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启了向现代化进军的新时期。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作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决策。与此相适应,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奋斗目标。《规划》指出,从国内看,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迫切需要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
1.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
中国文明以其久远辉煌著称于世,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道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墨家“兼爱非攻”的邻国关怀、法家“兴功惧暴”的法治理念、释家淡泊修为的觉悟人生,这些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体系。中华文明另一个特点是从未中断,延续至今,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中华文明在不同时代生发出不同的文化样态,汉唐呈现出崇尚开放、贸易自由、文化融通的时代格局,两宋尊崇文学、优待文士的政治氛围造就了文化多元兼容的盛世,理性思辨的学术模式促成了义理之学的兴盛,元明清时期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整合为特征的文化大荟萃蔚为壮观,加之中西文化交流从未间断,京师文化呈现空前繁荣;另外,民间文化以通俗易诵的风格广为流传,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硕果。即使在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休闲隐逸为特征的文化为文人直抒胸臆、度过战乱的社会困境提供了生存空间,成就了迄今为止不朽的书画风格。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不应将文化中国的宝贵遗产撇置一旁,而应将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崭新的文化血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不尽的文化素材。中华文明不仅是属于中国的,全球化赋予它更广阔的价值空间。2018年9月26日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全球多国专家学者齐聚曲阜,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华文明中折射出来的推己及人、崇和修睦、善待环境、法治理性、自觉修为等理念对于西方的困境开出了良方,为中国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华优秀文明翻陈出新的过程,是中华文明日益走向世界文化舞台、展示文明魅力的过程。
2.教育现代化是塑造现代国民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可分为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这两种维度的实现都需要人的现代化这一中介。人的现代化仅靠物质推动来实现远远不够,尤其需要以教育现代化来形塑,即现代国民素质养成。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述为人的现代化铺设了理论基石。“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特定的社会形式有其特殊的实现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无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成员身份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享成果,各尽所能。我国目前进行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但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不是随着现代化强国的建成就自然实现了,它需要与教育现代化齐头并进,它是教育现代化的成果之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导向,我们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现代化,才能同时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强国与国民素质现代化协调共生、相得益彰。
3.教育现代化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选择以改革开放迎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从文化角度看,改革意味着改变原有的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要素,构建现代文化范式。现代文化源起于西欧、伴随着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至今已广泛扩散至世界各地。现代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是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学习先进文化并创造新知识的综合结果,它崇尚科学、理性、创造、共享,以现代科技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无论从教育现代化还是从国家现代化出发,现代化不消解民族特色,现代文化不排斥民族文化。我国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文化,又应为传统文化保留生存空间,二者不应偏废。现代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多样化是大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态势下,中国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一方面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文化的人文风格和底蕴无与伦比,也属于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高校应结合青年理想信念缺失状况,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以弘扬中国精神统率现代文化建设,培养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具备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