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所讲授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有些内容可能也是当前新闻、媒体、公众经常谈及的问题,所以在还没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与体会,这容易导致学生忽视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他们自以为都懂,但实际上他们的认识只是表浅的、缺乏系统化,这一特点对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此外,目前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中使用的大都为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尽管每隔几年,教材都进行修订,但受出版周期的影响,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所以,我们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开课前进行了有关环境卫生学相关知识的摸底调查及分析,进而有的放矢,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同时根据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当前环境卫生学发展的现状,增添学科前沿知识,与时俱进。例如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频发,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而环境卫生学教材中大气卫生章节仅在大气颗粒物部分简单提及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 2.5)的定义及危害,对于PM2.5检测指标,尚未涉
及,所以,在理论及实验课内容中应进一步加强以PM2.5为代表的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理化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在环境质量评价这一章,有关大气质量评价方面,教材中仍然大篇幅地叙述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而实际上从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颁布实施后,相应地,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已不再是API,而是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API变成了AQI,在API的基础上增加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三种污染物指标,向公众发布频次也从1次/天,变成1次/小时。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要把AQI相关内容加进来,并且重点讲解AQI与API的区别与联系。实现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引领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