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环境卫生学课程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一般是采用合堂大班授课形式、以老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不过,这种 “填鸭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极易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及主观能动性等的能力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提倡树立“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教师课堂讲授贯穿到底的做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大气污染时,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可以结合有针对性的、影响巨大的公害事件来讲解, 还可结合当前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如我国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持续多日雾霾天气给人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有些地区因遭遇异常雾霾天气学校停课公交停运;有些地区持续雾霾导致市民抢购口罩; 有些地区受雾霾天气影响发生车祸等交通事故的次数大幅度上升,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在讲到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这一章时,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可以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提前向学生们布置相关案例及课堂目标,让学生对环境卫生学相关内容预习,并对思考题加以讨论、归纳总结, 正式上课时,请小组代表发言、讨论, 最后由授课老师归纳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此外,还可开展网络课程教育,开放实验室现场教学,一对一科研训练教学等方面,来迪学生思维和强化能力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方面,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采用,但课件的制作应做到重点突出,设计与之相应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此外,除了文字还可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表现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如讲到土壤卫生这一章重金属铊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时,可以结合视频“鬼剃头”,以及清华大学女生朱令在铊中毒前后的照片等来讲解, 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