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社会实践“金课”的内涵及意义
 
更新日期:2019-10-09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234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2018 年1月,教育部发布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2018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就“建设中国金课”发表主题演讲,解释了究竟什么样的课是“金课”?我们应该打造什么样的“金课”?如何打造五大“金课”?五大“金课”中的一大“金课”指社会实践“金课”即两堂社会实践大课,分别是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即“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有激情的创新创业“金课”,即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创新创业“金课”——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互联网+”创业创新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为了更好地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贯彻文件精神,教育部自2015 年起主办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已连续四届,目前“互联网+”大赛之风已经席卷全国。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1800余所高校、57000多支团队、20万名大学生参赛,带动百万学生参与。2016年大赛的参与高校与大学生数量均比首届比赛高,其中参赛高校 2110 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1%,学生报名项目 118804 个,直接参与学生 545808人。2017年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2241所高校参赛,37万个团队报名项目,约150万参与学生,分别是上届的3.2倍、2.7倍,并且大赛首次设置了国际赛道,美、加、英、日、澳等 2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6 个大学团队报名参赛。2018年,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200多所高校的265万大学生、64万个团队报名参赛,报名参赛的学生数、项目数超过前三届总和,同时大赛国际赛道也取得新的突破,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671支队伍参赛,其中60支队伍参加决赛。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并引入专业团队和指导教师对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指导,给大学生创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得大学生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思维理念,创造新的经济局面,进一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思政金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2017年8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大学生回信,此次回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互联网+”大赛推向了新高度,使大赛成为国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教育部决定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广泛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旨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打造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引导青年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8年全国70多万名大学生、14万个团队积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实践“金课”的内涵及意义

下一篇: 社会实践“金课”的内涵及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