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从《二十四城记》中看不同年代人的情感化表现
 
更新日期:2019-10-24   来源:电影文学   浏览次数:2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老辈的怀念从影片的采访记录可以看出在极简的厂房内,钳工何锡华生动地讲述着他在厂里和师父一起工作的日子。何锡昆的师父,在镜头中是一个面部表情

 
1. 老辈的怀念
从影片的采访记录可以看出在极简的厂房内,钳工何锡华生动地讲述着他在厂里和师父一起工作的日子。何锡昆的师父,在镜头中是一个面部表情比较木讷的矮个子老头,师徒二人太多年没有见面,一时无语凝咽,但是在讲起在厂里工作的日子脸上就马上发起了光。这种短暂叙旧之后,师徒二人默契的沉默陷入一种伤感的情绪中去,这种伤感是对于那一段历史独有的回忆。
2. 50、60年代的自豪与崇拜
在影片中,第一批从东北随厂支援的关书记向我们讲述成发集团的历史和自己的历史有一种天然的自豪感;成发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宋卫东,说起老厂里完善的基础设施:学校、电影院、游泳池、职工宿舍等,也充满自豪感。在回忆起童年和伙伴们打群架的时光充满趣味,向我们展现了在厂里生活的人和外面人的不同,他们更有一种集体团结的精神,一个厂就是一个城;在大丽的采访中,她回忆厂里的福利和她给妹妹的接济体现出她的一种优越感。
3. 70、80年代的出逃
从赵刚的回忆中,我们得知对于70后一代对厂的感情开始变化,他们开始选择出逃。尽管他们依然存有对厂的崇拜,但他们更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厌倦那种流水线的工作,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赵刚作为出逃的子弟也是生命新篇章的开启,属于新一代人的历史的践行者。
作为80后娜娜对厂里的记忆和以上所有人都不同,崇拜感已被冲淡,她们逃离的意愿更强烈。因为她不曾经历它的辉煌,记忆中对它的印象只是教育质量很差的子弟学校、退休后父母的失败感,等等。
时代的变迁,在中国这个发展脚步最快的国家里,有太多东西被遗忘,比如影片中提到的这一系列小人物的情感、思想、归宿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们往往以牺牲小“我”来成全国家大“我”。旧厂区终将被重新规划利用,而做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是否应该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这一代人的情感需求以做出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设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从《二十四城记》中看不同年代人的情感化表现

下一篇: 从《二十四城记》中看不同年代人的情感化表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