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伟大且意义深远的创造。这一概念的产生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并且把异化劳动运用于对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去。体现了马克思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同时为此后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异化劳动现象,一是劳动与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即物的异化,二是劳动者在劳动活动中与自我的异化,三是在劳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一)物的异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工人本应该获得劳动的全部产品,但实际上工人得到的仅仅是产品中为了生存所必要的那部分。剩余的劳动则积累成资本,资本剥夺了工人越来越多的劳动产品,工人的劳动产品作为他人的资本与工人自身相对立。 劳动产品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他能够占有的产品数量就越少。工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满足致富的欲望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按照国民经济学的价值规律,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产品就越廉价。“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资本的积累增加了工业数量,同一数量的工业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造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过剩,于是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或者工资降低到最低水平。工人即使在社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社会逐渐富裕的环境下,处境依然是悲惨的。而当社会生产总值增长到一个顶点,必然会面临着经济衰退。此时的工人贫困的程度逐渐加剧。这一事实表明:“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自身相对立”按照斯密的观点:一个让大多数人遭受痛苦的社会是不幸福的,于是马克思借此观点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工人沦为生产产品的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这样的社会是不幸的。
(二)自我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单一、片面毫无创造性的劳动活动使人变得乏味。劳动过程不是表达人自身,发展人的个性,而是限制压抑人,使人感受到劳动过程的痛苦。工人只有在不工作的时候,才是生活着的,工人渴望闲暇,周末休假的时间,只有在这些时间里,他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于是工人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分离,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将劳动当做商品出卖给雇主,与其劳动相异化。工人把自己做为人的内在本质即劳动生活异化为自己谋生的手段。人的劳动生活已经不再内在属于人了。人自己的活动也就是人的劳动成为了商品从而在客观上独立于人自身,并且借助于商品在商品市场上的流动而控制了人。在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阶段,人的劳动活动与他自己的内在本质相疏远。人的劳动活动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非人的客观性。它使人的具体劳动活动抽象化,并且满足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劳动过程被逐步分解为各个合理的,单一的,专门化的操作。以至于工人无法与最终的产成品所接触。工人的工作就是一种单调的,片面化的专业操作,并且具有机械的重复性。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加强,完成一项劳动任务所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从仅仅是一个经验的平均数到客观上可以准确计量的工作定额。对劳动过程的数学分析意味着放弃了按器官、经验为标准所决定的生产单位。生产的客体被分为许多部分必然也引起了生产主体的分割。由于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工人不在是劳动过程真正的主人,而只是作为结合在一个机械系统中的一个部件而存在,这个机械系统已经预先存在,而且不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而自行运作。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主动性。劳动分工和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影响到工人的意识,使他们变得消极被动。由于劳动的极端分工,各种不同的劳动逐渐趋于一致,劳动把人至于次要的位置,人逐渐沦为了机器的奴隶,钟摆成为衡量人劳动价值的尺度,人的劳动过程不过是时间的体现。最终的制成品与人的劳动过程相分离,手工劳动被机器所代替,因此对于工人来说,感觉经验已经无足轻重,时间效率和产品数量决定一切。
(三)人同他人的异化
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人与人分开,人们不是相互融洽而和平的生活在一起,资本主义造成了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对立,同时资本主义造成了竞争者之间的对立,正如工人为了争夺就业的机会而相互对立一样。资本主义建立的基础是社会存在两个不同的阶级分层,生产资料所有者属于一个阶级,工人属于另外一个阶级。整个社会被阶级分割。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所统治。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社会机构控制工人,使他们驯服,从而保证私有财产的永续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这是私有财产和劳动分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由于工人劳动产品和劳动行为的异化推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三层劳动关系的异化,人同他人的异化。这就是产生了经济领域两个不同阶级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