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运用外推理论为中医药典籍“传而不通”之症开方
 
更新日期:2019-10-30   来源:对外传播   浏览次数:2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在语言外推层面,翻译需遵循动态的脉络主义主张和一般诠释四项原则动态的脉络主义主张强调翻译操作中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对原典文本的诠释中

 
(一)在语言外推层面,翻译需遵循“动态的脉络主义”主张和一般诠释四项原则
“动态的脉络主义”主张强调翻译操作中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对原典文本的诠释中应坚持“整体与部分”诠释的循环,从而保障文本诠释的整体性和科学性。一般诠释原则是原典外译最基本的原则,其中的文义内在原则、融贯一致原则和最小修改原则为原典理解的准确性提供保障。此外,文本际性比较既可增强对原典文本理解的准确性,又可增强译本的可读性。与原典文化脉络中文本的比较可提高对原典理解的准确性,与译文文化脉络中文本比较可增强译本的可读性。最大阅读原则可为读者扩充义理解读,既可为读者扩充背景知识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又可最大限度地传播文化思想。
因此,中医药典籍的外译应遵循“动态的脉络主义”主张和一般诠释四项原则。
(二)在实践外推层面,要以“自我调整”促进中医药文化走进“他者文化脉络”
实践外推是文化外推的第二个层次,决定着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能否适应新的文化组织脉络。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就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而言,实践外推尤为重要。由于中医药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原创性文化,因此当面对异域文化脉络时,在“走进去”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外推理论认为,面对外推中的障碍一味地死推或抗拒都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明智的做法是返回自我进行调整。沈清松教授以佛教在中国的实践外推为例,指出,佛教之所以能成功地走进中华文化脉络,正是得益于面对中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脉络所做的一系列的自我调整。例如,针对佛教中的出家与中国伦理中“孝道”相悖的问题,佛教采取的措施是返回自我对译本进行修订,甚至在译本中编造了一些与孝顺有关的经典和故事。同样,中医药文化要走进“他者文化脉络”,积极的自我“重新脉络化”是不可避免的。
(三)在本体外推层面,要以“切身体验”促进中医药文化融入“他者社会”
沈清松教授认为,“不能说单单在不同微世界中走动,就有本体外推”。经过语言外推和实践外推,文化走向他者,走入他者的文化脉络,但文化要融入他者社会,在异域社会安身立命,还需要本体外体的步骤。本体外推是透过接近实在本身的中介,去进入另一个微世界。他强调本体外推中主体与他者对“他者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正是主体与他者对异文化的相互体验,促成交谈与相互理解,从而才能促进文化的“融入”。
(四)“自省”是外推的制胜法宝
“外推”与“自省”是外推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动作,贯穿于外推的整个过程。“外推”是指向他者的行动,“自省”则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自省”是指对问题的自我反省与检讨,进而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它是解决外推过程中所遇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无论在外推的哪个层次出现了行不通的问题或是窒碍难行的情形,都不应该责怪对方甚或进行护教式自辩,而应进行自我反省与批判。自省而无外推容易落入自我封闭的窠臼之中;外推而乏自省,则会掉入自我异化的情境。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文化自省‘不带任何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者‘全盘他化’。文化自省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同时,“文化自觉(自省)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从而实现文化外推的圆满成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运用外推理论为中医药典籍“传而不通”之症开方

下一篇: 浅谈运用外推理论为中医药典籍“传而不通”之症开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