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是在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可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这其中,“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很明确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在核心内容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概论”课的两大核心内容,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都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内容上来讲,毛泽东思想的创建者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认为“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正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潜心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将之运用于革命实践,并完成了理论的创新和升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之后的党的领导人,同样大力倡导并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也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产物。正因为我们党保持和发扬了这种优秀品质,才能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如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的理论成果。
可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维度来讲,正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从现实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去面临和解决中国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保留其理论生机和活力,创造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成为可能。
2.在思维方法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资源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维传统,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契机。从《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到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到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到张载指出的“动非自外”,“一物两体”,“变著化渐”说以及王夫之的“推故而别致其新”,“进极于进,退者以进;退极于退,进者以退”,这些思想无不体现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方法。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把哲学当作认识工具,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写于1937年的《矛盾论》一文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把对立统一规律概括为宇宙的普遍规律,任何矛盾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以此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并深刻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诸矛盾,在具体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早在1913年毛泽东《讲堂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天下万事,万变不穷”,“人之生盖日日变易者”等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毛泽东还特别强调“能动性”观念,据考证来自于《孙子兵法》的“能为”观念,植根于《易经》以来的“通变”思维方式。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视实践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先秦时期,荀子在孔子“学而知之”的基础上,强调“知之必行”,注重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后墨子提出著名的“三表法”思想,以过去的历史经验、人民的感觉经验和实际运用的效果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这一思想尽管不能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但其中所蕴含的一些思想,诸如生活实践和认识紧密联系、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等,还是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具有相通之处。毛泽东的《实践论》一文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成果,文中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集中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获得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3.在价值目标方面,“概论”课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趋同性
“概论”课侧重于帮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面对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旨在政治和思想上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国情的认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荣为向、以义为上,其核心内容就是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公义、廉洁、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一直存在义利之辨,讲求道义,弘扬仁德,遵循“先义后利” 、“义以为上” 、“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道义原则;讲气节,倡导“宁可穷而有志, 不可富而失节”、“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讲情操,提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大丈夫”精神;讲廉耻,主张“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有着高尚的荣辱观念。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讲宽广的情怀,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慎独,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自律有尊严。所有这些内容,在今天的“概论”课中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审视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中华民族这些良好品德的践行者,这些良好品德与我们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这些良好品德的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统一的。
可见,无论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载体的“概论”课,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以便将来在完成学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我们应该通过这两种教育的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勤俭观念、劳动观念、诚信观念、责任观念、合作观念、人格观念。这一点恐怕是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不到的,必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