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辅导员师德育人的科学内涵
 
更新日期:2019-11-06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浏览次数:2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辅导员师德育人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并将新时代教师队

 
(一)辅导员师德育人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并将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总书记曾先后用“系扣人”、“引路人”、“筑梦人”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将四个“回归”、“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作为教师职业的发展理念和师德建设标准。总书记坚持每年五四青年节、教师节走进大学校园、走近高校师生,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了尊师重教的表率。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提出,做老师要执着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薄名利的坚守,要珍惜教师的光荣,终身学习,勇于探索,增强修养,将高水平、专业化和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教师发展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揭示出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二)辅导员师德育人的现状和内涵
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角色,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师德培育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举足轻重,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当前,辅导员队伍师德状况的主流较为乐观,绝大多数辅导员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精湛、爱国守法、作风正派,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奉献意识。然而,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个别辅导员道德失范、理想信念缺失、法纪观念模糊、责任意识淡漠、职业倦怠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辅导员师德育人,首先要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用“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育人实践,掌握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其次要不断学习,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辅导员要善于从理论学习、职业培训和碎片化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育人的科学化水平。辅导员还应树立崇高的职业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和品德修养,将思想政治引领、榜样示范、道德熏陶融合到师德育人的实践之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辅导员师德育人的科学内涵

下一篇: 辅导员师德育人的科学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