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殉习俗早在氏族社会末期就初露端倪,到奴隶制鼎盛的商代,人殉之风更加盛行,殉人数目少者一人,多者数百人。西周人殉习俗仍然流行,但远不如商代严重。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人殉之俗开始走向没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作为人殉替代品的“俑”。古文献中“俑”被用来专指人物类明器,被认为是中国古人坟墓中陪葬的偶人,形象与真人无异,《旧唐书·舆服志》载“俑者,谓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也”。墓葬中俑的出现,是人殉到俑殉习俗的演变,是用俑代替活人来侍奉、陪伴死者,体现了中国古代“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史前时期就有陶塑人像、陶塑动物等原始雕塑,它们多是图腾崇拜或是原始的宗教观念的反映,并不具有“俑”的意义,如红山文化时期的人形塑像等。一般具有随葬意义的俑始见于殷商,流行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陶俑更趋多元化,陶俑的种类、数量、工艺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具说服力的当属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俑的制作受社会动荡的影响陷入低谷。到隋唐时期,陶俑更是多姿多彩。尤其是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昌盛,厚葬之风极盛一时。陶俑随之大量生产,在陕西、河南等地都发现了烧造陶俑的大型作坊和窑址。根据出土的大量模具、陶俑残片及陶俑,推断唐代陶俑多为模制成型。
中国古代陶俑的模制成型工艺历史久远,“所谓模制成型,即把坯泥置于模内压印出制品的轮廓,再把对应部分粘合起来”,就是运用模具取型制作陶俑。相较于先秦时期陶俑的原始捏塑技法和锥划工艺,秦代的工匠更多运用陶模制作俑,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俑。“在秦俑的造型过程中,先前陶俑的捏塑方法得到继承,同时为了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采用了模制法”。秦俑多是用模子制成粗胎,再进行细部雕刻。
汉代陶俑基本沿袭了秦俑的制作程式,通过考古学家对大量出土陶俑的考察分析,并辅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证实了汉代陶俑成型的制作方法与唐代一样,是以模制为主。“一般而言,头、躯干、双臂、双腿、手、足等几部分分别用模具制作,再合模组成一个整体”。汉代陶俑的模制成型工艺在多地都有发现,如山东省青州市香山汉墓、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汉墓出土的人物俑、动物俑等,经专家研究其陶俑的制作主要为模制。“俑头、躯干、手、脚借助于模制成粗胎,再组装套合为完整的陶俑。……陶马用模制工艺分别对马头、马身、马腿进行制作。……步兵俑分头、身体、手、小腿和脚五个部分组装而成,每部分为两块陶模,……骑马俑的各部分都是模制,然后再组装成一个整体”。
到了唐代,陶俑及模制成型工艺,在时间上历经千年的演变与传承,陶俑造型更加生动,刻画描绘越发细腻,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较汉代有巨大的进步。唐代陶俑更加注重面部表情的体现,姿态神情的表达,制作手法更为细化。陶俑制作初形阶段,根据陶俑造型的需要,选择单模、合模或组合套模等,模具数量和形状因陶俑形态的具体要求而不尽相同。陶俑初形完成后,“加以捏塑表现细部,然后刻划衣纹,即使是同模制造的陶俑也能有所变化”,通过巧妙细致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栩栩如生地在陶俑身上展现出来。在空间上,陶俑及模制成型工艺流传的地域范围更广阔,已从中原传到周边乃至边疆地区。朝阳作为唐王朝的边陲重地,出土的陶俑数量众多,经研究发现很多陶俑是运用合模、组合套模等工艺制作而成。如韩相墓,出土的武官俑用前后两面的2块范合模制成,头部和躯体是一体制作而成;侍女俑用前后两面的范,头部和躯体分别制作再接合而成,即共使用4块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