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投稿须知 » 正文
《中国与世界》来稿须知
 
更新日期:2023-02-08   来源:中国与世界   浏览次数:25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与世界》来稿须知本刊注释规范一.中文注释(一)首次引用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

 
《中国与世界》来稿须知
本刊注释规范
一.中文注释
(一)首次引用
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
1、专著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2、编著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译著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4、期刊杂志
于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1978~2008》,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第25页。
5、报纸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光明日报》,2007年7月5日,第9版。
6、通讯社消息
《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华盛顿1994年2月24日英文电。(写明电文题目、通讯社名称、发电地、发电日期和发电文种)
7、政府出版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研究室:《中国外交:1998年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6月,第768页。
《关于国际形势的讲话提纲》(1959年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卷(1959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9-603页。
8、会议论文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提交给“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0年6月5日至16日,第2页。
9、学位论文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外交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6月,第29页。
10、未刊手稿、函电等
标明作者、文献标题、文献性质、收藏地点和收藏者,收藏编号。
“蒋介石日记”,毛思诚分类摘抄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缩微胶卷,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
11、互联网资料
PeiM-X. Think Again: Asia’s Rise,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9/06/22think_again_asias_rise,2010年1月20日。
(二)再次引用
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论文)或“同上书”(著作)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第13页。
同上书,第45页。
(三)转引
将原始资料出处按上述要求注出,用句号结束。用“转引自”表明转引,再把载有转引资料的资料出处注出来。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二、英文注释要求
(一)首次引用
同中文一般著作注释一样,引用英文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需将资料所在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及资料所在页码一并注出。
1、专著
Niall Ferguson,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5), p. 81.
2、编著
David Baldwin ed.,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3、译著
Homer,The Odyssey, trans. Robert Fagles (New York: Viking, 1996), p. 22.
4、文集中的文章
Michael Howard, “British Grand Strategy in World War I,” in Paul Kennedy, ed.Grand Strategies in War and Peace(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32.
5、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Ken Miller, “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Foreign Policy, Vol. 89, No. 4, 2010. p. 103.
6、报纸
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November 6, 1992, p. 4. (报纸名用斜体;此处p.4指第4版)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Washington Post,November 18, 1990, pp. A1, A28-29.
7、通讯社消息
“Beijing Media Urge to Keep Taiwan by Force,” Xinhua, July 19, 1995.
8、政府出版物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1988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p. 74.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Rostow) to President Johnson,”November 30, 1966,FRUS, 1964-68, Vol. II, Vietnam 1966, document No. 319.
9、国际组织出版物
报告:United Nation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Document A/48/344, October 11, 1993. (文件的注释应包括三项内容:报告题目、文件编号(包括发布机构)、发布日期;题目用斜体)
决议: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87, April 3, 1991. (决议的注释应当包括两项内容:发布机构和决议号、生效日期)
10、会议论文
Albina Tretyakava,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 '90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irlie House, Virginia, April 19-22, 1990.
11、学位论文
Steven Flank,Reconstructing Rockets: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 Indian and Israel, Ph.D. dissertation, MIT, 1993.
12、互联网资料
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 4 (Winter 1997), http://cns.miis.edu/npr/forland.htm. (对于只在网上发布的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把作者和题目注出来,并注明发布的日期或最后修改的日期。提供的网址要完整,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内容经常变化的网址,比如报纸的网络版,就不必注明了)
(二)再次引用
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英文资料时,如注释紧挨着,可以用Ibid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
如果有间隔,可以只注出作者姓、著作简短题目和资料所在页码。
Waltz,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 81. (此例适用于著作)
Nye, “Nuclear Learning,” p. 4. (此例适用于编著中的章节和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Jones, “Japanese Link,” p. 4. (此例适用于报纸署名或未署名文章)
决议只需提供文件号。
(三)转引
F. G. Bailey ed.,Gifts and Poisons: 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1), p. 4, quote from Paul Ian Midford,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Reputation: Japanese and Russian Grand Strategies in East Asia,Dissertation, UMI, No. 9998195, 2001, p. 14.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与世界》来稿须知

下一篇: 《中国与世界》来稿须知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