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本刊特稿
正断层影响下煤层采动的裂隙扩展规律研究罗庆丽;牛慧婷;钟曼尹;任胜华;方兴;康向涛;1-5
煤中重金属质量浓度的测定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关嘉栋;牛江露;崔宇翔;武杰;陈林勇;郭鑫;姚晋芳;6-10
能源产业
基于“海院1号”蓄能发电系统的AMESim建模分析蔡年琪;李德堂;11-18+72
TiO2/CuFeMnO4涂覆织构平板集热器光热转换效率研究鲁红光;19-21+193
济源二矿23101孤岛工作面上方水体探测及裂隙预测赵雪舟;22-28+183
排间延时对露天台阶爆破爆堆形态的影响崔年生;王元禄;钟添榕;钟源;孙廷京;危剑林;29-33
深部应力叠加区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郭健;冯文茂;田奎彦;34-39
核电站新增10 kV用电负荷电气系统设计郭艺璇;黄子健;张顺;40-44+111
老旧风电场优化升级与退役处置郭日阳;李巍;张欣刚;冯江哲;任淮辉;45-47+180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碳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张志奇;48-50+54
“双碳”政策下港口企业建设光伏意义分析唐洋;51-54
浅析储能未来商运模式与发展形势路澍柘;55-57+197
敏感指标对瓦斯含量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张亚洲;单川;58-60
煤系气直井与煤层气U型井间的转换分析与应用乔晋;61-63+66
企业电力能效评价研究和应用陈扬波;武志宏;康佳;丁胜;王剑;64-66
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特性探讨朱远国;67-69
光伏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技术分析黄文涛;70-72
东于煤业井下充水水源调查及分析评价冯聪聪;73-75
肖家洼煤矿1302工作面地表沉陷预测分析刘轶;郭靖;76-78
节能减排
深海一号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张瀚樱;朱海山;陈卓;刘维滨;79-82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及对策牛鹏宇;田云丽;83-85+119
燃煤火电厂水平衡测试与节水评价研究刘太阳;吴章清;86-89
工业废水排放控制与处理方法探讨楼铮铮;俞华勇;张璐;90-92
汽改电节能减排研究李昌伦;栗鑫;张浩;孟丽莉;93-95
山西省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郭淑凝;96-98
技术研究
660 MW燃煤机组脱硝系统优化改造张起;张福祥;李盛平;景浩林;杨锐涵;董志强;杨祖旺;田桦;99-104
小扭矩高精钻机一次成大直径高位长钻孔瓦斯治理肖东辉;苏军康;斯蒂夫·芬奇;105-107+149
北方地区露天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王广;张杰;曹芳智;黄成;魏子强;108-111
1#—4#还原钛回转窑尾气CO治理的研究陈文华;112-114+122
煤矿综掘面降尘技术研究杨海鹏;115-119
近水平煤层开采的裂隙发育规律研究刘旺海;于佑任;雷卫峰;120-122
煤矿井下机车运输智能监控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刘洋;123-126
潞安常村煤矿煤矸石地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王虎伟;127-130
新形势下当前地质矿产绿色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分析武捷;131-133+137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研究刘文峰;134-137
新元矿高瓦斯煤层松软围岩沿空留巷技术陈鹏鹏;138-140+186
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及问题分析康锡明;141-143
铺龙湾煤业5110综放工作面回采支护设计李刚;144-146
保安3108底抽巷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分析刘文珍;147-149
大断面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王豪;150-15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化现状及发展王鹏;153-155
煤矿矿井水处理站排放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改造工艺选择武文;156-158
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研究探讨杨茂林;159-161
基于大数据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赵晓亮;162-164
实践运用
地质动力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郭云峰;165-169
煤矿井下智能化放煤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乔勇;170-172+176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矿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吴松;173-176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曹东升;177-180
智慧矿山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李阳;周琛鸿;李绪萍;181-183
39采区穿层钻孔抽采影响半径考察研究与应用王凯;184-186
煤矿智能柔性生产研究与建设信连凯;刘长月;187-189
长距离定向钻探技术在采空区积水探放中的应用原晋波;190-193
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探讨张洋;194-197
新景矿防灭火总体设计分析鲍慧明;198-200
煤矿区卸压瓦斯的地面钻井抽采模式与应用高建军;201-203
煤矿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郭彬;204-206
煤矿综采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何飞;207-209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液压支架控制中的应用李晶;210-212
自动化技术在采煤中的应用吴俊峰;213-215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李旭;216-218
新形势下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张宁宁;219-221
煤矿采掘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研究李伟;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