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专题研究
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法治化的路径创新研究雷浩伟;廖秀健;1-7
中国共产党减灾救灾工作的基本经验(1949-1978)潘杰;于文善;8-11+16
中国共产党百年群团发展镜像中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分析徐艳红;叶琦;12-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题研究
“一带一路”工程项目、债务风险及化解对策杜丹;王昱睿;17-20+28
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升级的阻碍因素及赋能机制石宗辉;石雅静;21-24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奴化教育制度及其危害刘经纬;黄逸萱;25-28
哲学与文化思想研究
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评析杨彦京;王晓明;29-32
葛洪、孔子隐士观异同探析王海燕;33-36
社交机器人欺骗性的科技哲学分析冯怡博;刘宝杰;37-39
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理论探析孙熙雯;40-42
近代以来中医废存之争的议题、历史场域考察及其当代启示刘依平;43-46
论秦统一六国大变局前后的和合思想形态——以荀子、董子为中心刘振英;47-50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聂菲;程泓钦;51-53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嬗变与回归申晓腾;崔金奇;54-57
乡村社会治理制度效能:生成、标准与路径侯保龙;石志成;58-61
大数据技术境遇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周甄武;杨丽;62-65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抗疫精神的价值陈志兴;占艳清;66-68+80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杭州运河两岸语言景观建设研究黄慧;赵杭飞;69-74
社区协商的演进、现状及制度研究范文璟;袁华萍;75-80
股权激励不同模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纪纲;程昔武;81-84
数字丝绸之路的当代形态及文化价值研究邓云青;刘文斌;85-87
法学研究
人脸识别应用与保护路径研究金朗;88-91
共享经济发展中网络平台内生治理研究周华;92-96
基于包商银行破产案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完善刘璇;97-100
《中美经贸协议》背景下我国商业秘密刑事规则的重构邵燕;101-104
文学研究
论《萤窗异草》的叙事艺术裴佳敏;宫臻祥;105-108
《新喜剧之王》电影符码研究徐立伟;109-112
第四度空间:《七湖诗章》意境说马凌;113-115
明潮与暗流:《长日留痕》中的双重叙事运动柯智;周琳琳;116-119
语言文字学研究
话语标记“那什么”王宴宗;马国彦;120-124
认知视角下量词“回”的产生机制研究葛锴桢;125-128
汉语特指性是非问的生成机制与信息结构翟保军;129-132
出版与传播研究
融媒体视域下《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叙事之美孙亚茹;张艺馨;133-135+143
基于12例微博维权事件的情感动员定性比较分析龚芳敏;刘海孟;孙皖湘;136-143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王越芬;沙紫瑶;144-147
教育教学研究
以抗疫精神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迟荣杰;张志顺;148-151+162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路田起香;刘少宝;152-154
英语翻译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袁晓亮;155-158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蔡桂秀;冯利;159-162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苗绘;梁佳梅;163-165
经验视角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探索范晓峰;赵娜;崔春泽;166-168+176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徐立恒;169-171
“一带一路”原俄语区国家的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探索由兴波;172-176
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赵晓宇;177-180+185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评价体系研究林丽妹;181-185
课程思政视域下“热点教学”改革探索——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李楠;186-188
重要启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