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特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与列宁及列宁主义许祖华;1-6
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空间分布与都市生活初探——以林语堂的《朱门》为中心刘宁;7-15
五四作家“双重智慧”的知识学考察——以读书求学时期为中心邓丽华;16-20+6
青年学者论坛 传播学研究专题
健康传播视角下雾霾报道研究——以澎湃新闻为例田建平;杨誉芳;21-25+15
“超级媒介”:一种全新传播关系、传播环境和传播模式的构建——以新疆“访惠聚”为视角杨秀国;张雷;26-34
叙事边界与历史语境——民国主题影视化的三重景深黄灿;35-37+34
从伤痛处理看《芳华》电影与小说的文本间性王永;杨洋;38-41
市场对电影碎片化审美的影响阎怀兰;李婷婷;42-45
《易经》视阈下中国“龙”符号意义新释季宏;46-48+56
三代女性的困惑与成长——电影《相爱相亲》的女性主义表达孙冠军;49-52
美学与人类学研究
开放世界中的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研究——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赵敏;53-56
砀山唢呐班社的传承及保护策略探析郭强;张蕾;57-60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的祖先记忆与文化表征研究雷文彪;唐骋帆;61-65+60
当代都市油画创作的视觉表现宋雪;张冉;66-68+72
教育学·高等教育
基于资源与化工专业群的产业学院实践探索——以三明学院化工环保产业学院为例李奇勇;69-72
论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张卿;73-75
刍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思维林仁强;李雨晴;76-78+75
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工作路径探析陈浩源;79-81
关于高校辅导员建设的问题综述与反思冯勇全;82-84+81
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吕博;85-87+116
高校外语教学思辨能力模型应用研究陈知武;88-90+101
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原因及应对策略徐晓艳;91-94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的现状和对策张薇;95-97
地方应用型本科建设中的民俗学课程教学研究田芳芳;98-101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研究刘凡;刘红军;102-104
高校专业评估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杨俊松;黄爱兰;董玮玮;曹凤红;105-107+125
基于中美高校EMBA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启示——以辽宁地方高校EMBA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高翔;108-111
21世纪以来语文教学论教学模式研究综述——以组成教学模式各因素分析为例宋汪洋;112-116
逆向思维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赵浩含;117-120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研究——以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为例李轩;121-125
论译者背景对文化翻译的影响——以《水浒传》翻译为例张萍;126-129
社会学研究
我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段俊霞;赵宇;130-133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思想探析段文涛;134-136
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究范文姝;简文亚;137-140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王蓉;141-143
“一带一路”建设下海南环岛高铁闭环通车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宋迪涛;144-148
立足东盟办出特色 面向世界提升水平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