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卷首
寻找教育时光里的美好冯淑娟;1
本刊关注
推进“双减”,实现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张晓震;5
抓准关键,双轮驱动,为“双减”纵深发展赋能蔡冬梅;6-7
赋能教师发展,助推“双减”落地管杰;7-8
“双减”背景下的课程重构宋茂盛;8-9
减负提质,给学生灵动的作业空间雷宇;9-10
聚焦课后 致力服务 探索机制桂宗连;10-11
“双减”背景下,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思考崔楚民;11-12
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刘艳;13
思想_理论
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罗生全;卞含嫣;14-19
思想_专栏
生命至上,教育责任巨大朱益明;20-21
思想_“双特”一席谈
好好做老师,做好老师王文丽;22-23
思想_微评论_“家事”升为“国事”,家长如何依“法”带娃?
守住依“法”带娃底线,编织好“立德树人”主线谭小青;24-25
明确职责:家长负主责,协商定边界储朝晖;24
在育娃过程中要把握好“情”与“法”的界限董薇;25
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家长要有家庭教育自觉刘燕君;25
治理_党建
党建入心田,润物细无声杨玉芹;26
党建带团建,红色基因代代传李鹤文;27
治理
借助大学优势资源,提高附属小学课后服务质量张娜;马翀云;28-29
“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思考与行动王薏;30-31
“双减”督导,“督”在何处,“导”向何方孙卫刚;32-33
精心、用心、真心,助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冯玉海;李燕云;34
根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青少年国际交流水平任海峰;35-36
教师发展_名师工作室
北京市八一学校王建稳语文工作室37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微专题单元设计王华蓓;37-39
“袭人竟然这样做”教学设计李文婷;39-40
教师发展
“小课题·微课堂”,培养研究型教师王晓英;41-42
以四个转变推进海淀学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彭欣;陈雨嘉;43-44
以学科教研基地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周昊婷;李海平;45-46
论“双重视角”下新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理念与方法王蔚;47-48+65
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宋金英;66-67
刊中刊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张斌平;49
中学历史课的党史教学如何落实革命传统教育郑林;50-51
高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实施原则张斌平;52-53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冉峰;赵博;王晓晶;54-55
如何将历史阅读与“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初中历史研修中“史·爱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张一帅;56+58
史料实证党史细节,提升“四史”学习教育效果隋子辉;57-58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四史”项目式学习设计高磊;59+61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落实“四史”学习教育杨虹;60-61
基于史料实证,科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徐刚;62+64
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李春忠;63-64
教师发展_轮岗日记
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涂艳红;68
我与Better班的故事邓子君;69
德育_深入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打开学习空间,赋能学生成长——“双减”背景下的史家方案王欢;70-74
德育
发挥参观活动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杨淼;75
共建共治共享下的家校共育冯小宇;76
做好后进生转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张德宝;77
利用绘本培养特殊学生的美好品德李星;78
课程与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选好主题李晓娜;79
浅析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王春梅;80
利用前置性研究促进学生深度交流马艳芳;81-82
借助数字化资源,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张明;张斌斌;孟祥雪;83-84
作业本设置“自留地”,延展学生成长空间王佳明;朱秀芹;85-86
以单元教学撬动课堂转型周永娟;87
人文教育如何融于语文要素张龙;88+90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以“管理社区有我参与”为例张凌飞;89-90
小作业,大语文——搭建课内外阅读桥梁李蕊;91
如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李萍;92-93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效马秀伶;94
聚合家校社教育能量,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魏惠萍;95
实施特色课程,让学生每天都精彩周玉江;96
开发地缘课程,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吴健;李东林;杨毅;97
以体树人 知行合一——“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蔡将;贾鹏鹏;刘燕;冯海波;98-99
构建特色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于松;100
浅谈小学阶段民族风格音乐学习的方法张美玲;101
大力开展书法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蔡瑞山;邹秋菊;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