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视点
诗中的语言张桃洲;1-3
史论
1970回望1951——萧也牧人生两个不寻常的年头程光炜;6-19
论“四位一体”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料研究吴秀明;周诗寒;20-29
“先贤祠”:新文学史编纂中经典作家的叙述体制方维保;30-38
阿城的“江湖记”——小说《棋王》的原型问题及其他薛蒙;张均;39-46
市民审美文化建构的一种可能与反思——以《紫罗兰》(1925-1930)为中心王春雨;刘怡君;47-53
论新时代小说家国叙事的发展理路刘宝杰;54-57
“轰动文坛”还是“艰难出场”?——现代文学时期《生死场》的接受史研究李濛濛;58-65
史论[当代文学批评关键词]
“探索戏剧”的语境变迁与观念转型何明敏;66-71
“原型批评”的理论阐释与本土批评实践杜臣弘宇;72-75
理论[“法国文艺理论”研究专辑]
从符号到文化: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汉语情结曾军;76-83
事件现象学下的一分为二——《盐铁论》与巴迪欧对中国文化的反思蓝江;84-91
德勒兹“褶子”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美学吴娱玉;92-98
原样派的“两个中国”想象及其对法国结构主义话语转型的影响汪一辰;99-105
沙龙与法国“重武轻文”传统的转变李群星;李松;106-112
理论
“人民文艺”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自觉包崇庆;张晓叶;113-119
随笔体
随筆體120
学术贵商榷 文章老更成——商金林先生晚年学术见证记解志熙;120-125
现代精神和重新挖掘的“民间传统”李浩;126-130
诗论
絮叨诗学之三敬文东;131-150
卞之琳:“京派”时期创作的思想特征高恒文;151-161
安妮·卡森:分解智慧的杰出诗人黄礼孩;162-165
胡续冬及其“偏移”诗学与另类叙事钱文亮;马晓萱;166-175
评论
美国实验小说对先锋小说之发生研究的启示——以《伊甸园之门》的影响为视域王雨晴;176-183
严歌苓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研究李秋瞳;184-188
视野
韩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发展历程张颖;周涌;189-193
国家锻造与民族气派:《长津湖》的主旋律叙事那迅川;194-196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东北鼓吹乐文化陶雅;196-200
在地性多元艺术展演的公共艺术探究张师童;殷晓峰;201-204
意象、符号与类相表达——张家界地貌区域山水画笔墨语言探究吴工;204-208
李秋艳作品李秋艳;2
投稿须知208
尹小斌作品尹小斌;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