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农业发展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模式创新、症结堵点与推进策略杨莹;陈赟;何学松;3-6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创新、实践堵点及消解策略庞玉超;7-10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马香品;杨秀花;11-13
新时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探究刘俊显;14-16
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李鸿凯;17-19
中国农业发展演进历程及强农行动选择段伟;罗光强;20-22
农业新业态发展探析张孟超;23-25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定制农业的机遇与发展路径研究王德鲁;林一子;25-27
基于辽宁省生态农场典型主体案例的思考崔向冬;28-30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赜李滢建;31-32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绿肥种植产业发展探讨赵艳;关冰;郑晓;吕林有;33-34
开原市特种稻米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付亮;何娜;35-36
农村发展
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径李俊利;37-40
乡村振兴助推农村共同富裕的价值内核、道路羁绊与应然路径张音音;41-44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助力分析赵剑林;45-47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朱维全;冯薪硕;单红波;刘天文;48-50
“共富经济”导向下乡村集体经济建设的支持要素与实践路径杨德友;51-53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进路靳娇娇;张丽丽;54-55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理论溯源与推进路径高雅;56-59
乡村新质生产力:认识、特征、形成条件与路径李佳;60-63
数字经济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吴云志;郑泽众;64-66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现代转型的机制与路径吴向阳;张晓敏;67-69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陈吉庆;田庆;70-72
天津市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姬翠梅;73-7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潘丽;76-77
高质量发展需求下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牛振楠;78-8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探索陆平;81-82
农民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权益保护研究余书娟;宋佳霖;黄修杰;83-85
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现实阻碍与路径探赜吴卫丽;86-89
中国农户相对贫困陷阱假说检验及原因分析白冰;90-92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的现实障碍与路径选择史常秀;曹海霞;93-9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管辉;张少华;95-96
关于拓宽建昌县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调研报告李国胜;97-98
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问题的思考——以辽宁省农民合作社为例史新文;孙军;王雪莹;99-100
返乡新生代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构建伍俊华;101-102
资源配置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农业科研组织模式研究张学彪;刘洪霞;钱宸;万晓萌;103-105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风险治理研究朱荩予;刘川;106-108
提升辽宁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对策研究魏晓晶;郭薇;109-111
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户共同富裕影响的实证研究于玮;李敬锁;112-114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及应对策略夏雯洁;115-116
产业融合的富民效应、现实障碍和应对策略王瑜;117-118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翟春春;119-120
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白凌燕;崔淑贤;121-122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孙莉雯;123-124
市场与贸易
我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空演进、现实困囿与改革路向陈晨;125-128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成效、困境与对策思路丁永潮;吕开宇;129-131
小农经济的资本化转型研究——以雇工农业和订单农业为例刘姝婧;132-134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现实堵点及纾解之策李怡娴;135-138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现实境遇、国外模式、因应之策陈一静;139-142
多元主体整合赋能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实现机制研究胡卢卢;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