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现代农业现实困囿与实践路向迪力努尔·阿力木;3-6
都市农业发展的时代意蕴、主要模式及优化对策陈辉;7-10
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国际经验与路径指向李文学;马婧杰;11-14
产业兴旺赋能农业强国建设:逻辑机理、现实之困与战略之举姚永琴;祁元生;15-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治理回顾与保障策略张孟;李文川;19-22
“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研究史絮;23-25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机理与对策建议张智美;26-28
我国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张爱玲;29-31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程志颖;李岩;32-34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李冬梅;35-37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王小鹤;王金丽;崔玥晗;孙振宇;38-39
农村发展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林耀奔;徐涵锐;40-42
中国式乡村治理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合作、共生与规则杨骏;李长健;43-45
价值·困境·路径:我国乡村生态治理三维解析王丹;崔露元;46-49
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张宏伟;王雨宁;黄家慧;50-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农村生态治理路径探析赵天越;郝娜;53-55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与强化江省身;56-58
乡村生态振兴之农村土壤污染现状、问题及治理之策谭乾权;59-62
壮大辽宁乡村产业新业态的路径探究杨柳;李逦;63-65
“双碳”经济下乡村生态资源开发的价值、障碍及路径陈琪;潘青;66-68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杨添实;王丹;69-70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进路田哲;71-72
营口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姚金泽;赵峰松;73-75
农民问题
“半城市化”再认识:发展型小农家庭“代际联合式”城市化金志敏;撒莹;76-7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价值优势与培育路径钟慧澜;任小龙;79-82
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农村居民消费研究刘松涛;83-8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及潜力挖掘展小瑞;孙广华;86-88
社会资本、就业质量与农民工获得感马瑶瑶;89-91
基于农民幸福感提升的和美乡村建设与路径优化肖鸿燚;92-94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机制构建肖晓哲;95-97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论“数字赋能”与“数字负能”王影;尉京红;98-100
乡村振兴视角下黑龙江省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黄峰华;刘洪萌;郭长英;林露;王敏;郑建华;101-103
区域生态治理背景下土地流转与人口流动的困境及解决对策谭海力;103-105
资源配置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逻辑、问题与路径侯冠宇;杜秋阳;106-108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检视与创新路径梁金星;陈修颖;109-111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王英男;董啸楠;112-113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胡建;刘立娟;114-116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吕云涛;117-119
数字时代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价值意蕴、面临困境与路径选择张季平;120-121
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刘文;122-124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家庭经营融合发展研究徐晓盼;125-126
市场与贸易
RCEP背景下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研究陈斌;127-12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赵景芬;刘欣;黄晓波;130-132
“抓特色 创品牌”理念下品质农业发展驱动因素及对策胡晓兰;海峰;叶慧;133-136
数字乡村赋能农村电商经济的作用机理与实施策略文进爱;邱伟芳;137-139
数字经济引领农村电商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杨玉新;张妍;140-142
发挥区域优势打造绿色食品源头基地杨丽;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