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三篇】
论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矛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构建王雨辰;幸菊艳;5-15+20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构建中国环境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导向作用李培超;16-2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论的传承和贡献蔡华杰;26-33
经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研究【三篇】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多重逻辑与实现路径陈绍军;唐滢;田鹏;34-44+206-207
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施单元的县域转型:治理逻辑及风险规避郑瑞强;45-54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逻辑、内涵与路径汪彬;55-63
人工智能研究【三篇】
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对网络文艺发展的赋能禹建湘;张浩翔;64-71+207
媒介技术视域下人工智能艺术的主体性之思张梦杨;72-79
接受美学视域下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价值魏西笑;80-90
历史研究
日常生活教育与政治动员:革命年代中共妇女教材编写问题述论赵兴胜;段晓文;91-103+207-208
全面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杨卫华;104-114
法学·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三篇】
刑律意蕴与当代传承:家族思想的价值内涵李晓明;赵坦;115-128+208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功能考察与规则重述潘文博;129-141
论涉众型经济犯罪刑事诉讼专门程序的构建王楚婧;142-153
基层治理研究【二篇】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研究陆益龙;马小驹;154-165+208
我国乡村治理的动态演进及发展趋势——基于“价值—目标—主体”框架的分析何波生;李道和;陈洋庚;166-176
文化研究
中国新闻实践社群的非虚构写作类型定义与边界工作刘蒙之;177-188
跨学科视域下我国非虚构写作的源起与发展李薇;189-196
健康传播的视觉转向:历史流变、现实逻辑和未来走向祝越;197-205
投稿须知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