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
我国宗教学(工作)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浅论李建欣;1-7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方法及特点——以马克思青年时期论著为中心的分析闵丽;张倩;8-17
从宗教批判到科学信仰:恽代英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探索实践王延隆;18-24
道教研究
唐代修订《肘后方》及其道教背景考论于业礼;25-30
符号、仪式与社会变迁:宋代道教天心派正法三符试析林静;31-36
《上清北极天心正法》的创作区域与年代考辨宋峰;37-43
“神霄金火天丁法”与宋代以前的“流火”信仰——兼论神霄法之源流刘莉;44-49
乐府学视域下的元代游仙诗和步虚词管窥徐艳丽;50-58
近代吴兴龙门派传人慈善事业考察杨玉成;59-65
甘肃平凉崆峒山朝山进香活动与香会研究石娜娜;66-75
中国神仙传记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及价值林汝达;76-82
佛教研究
龙门石窟“业道”造像与佛教中国化焦建辉;83-89
佛教经塔的起源与演化——以6—12世纪汉地遗存为中心韩猛;90-103
论唯识学中第六意识的地位和作用冉茂娥;104-110
保唐宗重审严世伟;111-119
论永明延寿会通法相净土之理路蒋炎洲;120-126
民族宗教与西部边疆研究
云南傣族“出家”授戒论吴之清;张胜光;127-134
少数民族地区真武信仰探赜左攀;135-142
明清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官信仰谱系的成因探究雷伟平;143-148
基督教研究
晚明的佛耶相遇:1643—1644年成都冲突之新见梅谦立;杨虹帆;149-162
伯尔纳·海霖的良心观曾静明;163-168
利玛窦《天主实义》与理学思想王格;169-176
明末佛耶释“天”之辨——以《天主实义》《辟邪集》为中心郑利锋;177-182
明末清初天主教惟一真道论及其影响肖清和;183-190
乾隆十二年“苏州教案”实录译本研究柯卉;191-199
其他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迈蒙尼德论上帝的本质张缨;200-206
赫尔曼·施密茨对《太乙金华宗旨》的身体现象学解读李腾飞;207-214
近代宗教争论与谢林的宗教史观潘楚璇;215-222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信俗的嵌合与张力——基于一个宁夏引黄古灌区龙王庙变迁的阐释布瑞丰;段友文;223-230
书评与信息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多维度解析——张泽洪《西南地区多元族群与文化研究》评介沈玉菲;231-233
第四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闯;234-236
《宗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237
稿约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