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评
评《作为方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王媛;2+189
理论探讨
世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理论比较与实证王金萍;方波;5-10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及其应用徐绮阳;王永瑜;杨燕燕;11-16
国民核算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平卫英;曾康;17-22
基于LHD与GPR的机器学习超参数建模及优化王方成;刘玉敏;崔庆安;22-27
集成学习方法的应用与比较成佩;孟勇;28-33
基于LSTM的政策效应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李树娴;张晓骏;胡成雨;34-39
融合类信息的函数型矩阵填充方法与应用高海燕;马文娟;薛娇;40-45
统计观察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中等收入人口规模测度王艳明;徐兴;李心怡;46-50
自然资源丰裕度、地方政府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王瑞雪;陈建成;李民桓;51-56
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的实证潘義承;田家华;57-62
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农民增收效应王婷;苏颉;罗啸潇;付江月;63-67
黄河流域旅游发展绩效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赵俊远;梁静波;高翔;68-73
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时空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李思迪;贾彬彬;钟永德;任腾;74-78
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刘启雷;张鹏;杨佩卿;雷雨嫣;79-83
要素市场扭曲与农村信息不平等庄天慧;张永奇;84-88
经济实证
基于产业投入产出表的数字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孟彦菊;陈思年;陈蕾;89-94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发展质量: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胡钰苓;刘成杰;谭君印;李虹桥;95-100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韧性测度与影响效应研究郑涛;杨如雪;101-106
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与效率的动态演进张宝学;朱琳;王丙参;107-111
中国城市群三次产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曾鹏;黄丽露;魏旭;112-116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功能分工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杨思维;苟露峰;117-122
港口物流、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孟魁;李成标;张晨;123-127
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王凯利;李欣儒;贺超城;吴江;127-131
要素替代、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周明生;赵杉杉;132-137
财经纵横
中国双向FDI对RCEP成员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屠年松;李柯;柴正猛;138-143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影响罗雨柯;144-149
科技金融投入、数字化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尹希果;魏苗苗;150-155
数字普惠金融、农地流转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王向辉;156-161
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分析莫媛;林丽泰;孙光林;162-167
管理决策
碳交易机制下考虑公平关切的低碳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邹浩;秦进;杨鹏;168-173
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张燕;廉如鉴;174-178
数智经济与中国式制造业现代化:探索性案例与组态分析夏天添;179-183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张治锋;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