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评
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张晓庆;2+189
专题研究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与状态转移魏艳华;王丙参;马立平;5-10
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梁健;11-15
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李兴锋;王斌;王力;16-20
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王善高;21-26
数字经济与黄河流域绿色经济效率: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曹梦渊;李豫新;27-32
数字经济、产业多维演化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油建盛;蒋兵;董会忠;32-38
理论探讨
矩阵数据的分类预测方法汪钱荣;陈文钰;赵为华;39-44
基于动态综合评价的面板数据聚类方法梁锦玲;邓光明;45-49
基于高斯过程模型的在线稳健参数设计周晓剑;高云龙;50-55
贝叶斯图弹网模型及其推广叶贇鑫;傅德印;56-61
统计观察
区域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与空间差异测度戴金辉;林典伟;62-67
中国城市民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刘畅;桂亚婷;韩爱华;68-73
数字政府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葛文峰;冉启英;杨小东;徐阳;74-78
制造业低碳发展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姜明栋;黄雨萌;王奇;78-83
空气污染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效应分析丁晨辉;王威;宋晓明;84-88
不同规模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测度刘润芳;郝东明;李馨兰;89-93
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李林;高威;94-97
经济实证
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刘洋;雷俐;肖伶俐;98-103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杨承佳;104-109
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邵长花;110-115
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张耀;曹俊杰;韩世东;116-120
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徐野;田聪;刘满凤;杨杰;121-125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与共建国家价值链优化梁昊光;秦清华;126-131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潜力测度袁元;132-138
财经纵横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检验——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徐晓飞;吉晶晶;139-144
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王澜;王相宁;145-150
人民币情绪、汇率预期与估值效应关系研究曹强;杨修琦;150-156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能分析谭磊;李文君;157-161
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裴桂芬;刘岩;162-166
管理决策
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汤桐;马春爱;吕桁宇;郝馥莹;167-171
绿色投资、融资约束与企业财务绩效——来自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刘书兰;王蒙;漆俊美;172-177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检验董莹;黄思琳;178-182
不同碳政策下考虑道路拥堵的区域物流网络优化陈志豪;贺勇;廖诺;1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