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理论前沿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林于良;孙士俊;1-4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鲜明特质与实践路向杨冬梅;5-8
卷首语
善始善终抓好主题教育党评文;3
中青年学者论坛
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探赜朱新荣;蒋笃运;9-11+35
列宁的科技自强思想及其现实启示谢忠强;李晨晖;12-15
党建研究
大学生党员政治能力提升的内涵意蕴与实施策略刘宏达;余逸飞;16-20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庄方;朱永江;21-23
中国共产党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和实践启示张会来;董玉琦;高克凡;24-28
全面推进“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意义、主题逻辑和行动方略舒豪;雷娟;29-31
学科建设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刍议李素霞;刘孝林;32-35
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胜任素质谭诚;36-38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刘杨;39-41
德育论衡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化策略易华勇;韩璞庚;42-44
主题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逻辑阐释朱执;戚杰强;45-47+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熊沂;骆婉婷;48-50
课程教学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度推进王景云;杨晨光;51-54
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张坤;陈颜颜;55-57+77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纲要”课的探索与实践李心记;林佳明;58-60
新媒体思政
基于脑思政的大学生理想意识结构方程探析杨龙;戴钢书;王一峰;61-64
思政智脑: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王博文;唐好选;65-67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彭思思;周兴会;68-70
学工视窗
略论中华体育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王宇;张静;71-73
试析激励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钱玉婷;胡新宇;74-7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贾征;龚柏松;78-80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探究胡洁;刘雨茜;张亮;81-83
观察思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实践指向与时代价值孙嘉笠;84-86
建党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朱志刚;87-8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三重维度吴爱邦;90-93
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西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巡礼2
“四位一体”:福建农林大学打造“耕读”内涵丰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94
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