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卷首语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本刊评论员;1
理论前沿
青年数字获得感: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提升方略梁钦;沙星雨;4-7
数字青年的生存境遇及引导策略汪斌;8-11
数字思政的内涵特征、建设优势及实践路径石元鹏;万远英;12-15
中青年学者论坛
网络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困境及其纾解刘永梅;16-19
延安时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吕星卓;20-24
新时代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省思与前瞻朱金广;陈圣军;25-27+31
党建研究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新时代意蕴王萍;28-31
嵌入视角下党建赋能基层治理探析娄倩;蒋卫东;张义会;32-35
高校党组织引领青年人才成长研究——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视角史立伟;36-38+65
课程教学
以大数据促进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余永跃;李忆辛;39-42
高校思政课教学加强历史自信教育略探张佩佩;苏洁;43-46
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骆笑;陈思;47-49
试析“红色微视频”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熊平安;50-52
民法典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探析江舟;江勇;53-55
爱国主义融入“纲要”课的三重维度魏灵学;56-58
德育论衡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情怀研究冯茜;59-61
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进路王雪;刘世华;62-65
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研究袁永强;张亚席;66-68
新媒体思政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瑶曦;徐兰格;69-72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困境与体系建构宋玉婷;曹银忠;73-76
学工视窗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张兴海;孔茹意;谭晓宇;77-79+96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与实践路径董辉;马鑫一;80-83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及其治理吴頔;穆文若;84-86
观察思考
以斗争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略论焦艳;蔡金凤;87-89
论“三个务必”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侯坤;段虹;90-92
共同富裕视域下道德性财富与财富积累机制研究康月;刘珂岩;王璐瑶;93-96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2
江苏海洋大学简介9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