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国音乐史研究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一) 吕锤宽;4-13
潮州筝律制的流变与分析 辜玉斌;14-20乐苑往事
我从事序列音乐研究和教学的过程 郑英烈;21-27音乐家研究
学术自觉与学科自觉——李纯一先生音乐史探索之旅的重要启示 秦序;28-41民族音乐理论研究
找准定位:明确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属性 杨善武;42-51+60
“角”音的神功 独特的“羽色” 刘正维;52-60
曹东扶与河南筝派特色器乐化语汇形成的解析 邓姝;61-75+94
“句、声类”结构概念探奥——以鄂川民歌为例 曾桢;蒲亨强;76-86
扁担欢歌——《走绛州》音乐分析 施咏;87-94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空间转换的表现手法——杨与石艺术歌曲《水手》的诗乐关系研究 刘涓涓;95-104
界定·分析·理解——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符方泽;105-111
电子音乐中的“腔式”及其特征 彭与周;112-120音乐美学研究
孔子“郑声淫”内涵新考再证 刘承华;121-125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研究
当下科尔沁短调民歌歌唱形态多元化解析 颜铁军;126-134
关于音阶、琶音练习中的手部动作问题——与刘诗昆先生商榷 李柯;135-141研究述评
从极繁主义到集合动机——从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对勋伯格音乐创作思维演变的相关论述谈起 袁利军;142-157
音乐评论写作的新境界——读田可文新著《音乐评论的视域》兼论“学院乐评人”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易德良;158-163
2017’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 向文;温跃强;华伟康;164-168
纪念《黄钟》创刊30th 1987-2017周年系列学术讲座 2
胡志平院长出访英国三所音乐院校促进了中英音乐文化交流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