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专题研究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王子初;4-11
论楚商 丁承运;12+18+13-17+19
深入研究古琴乐调 挖掘曾钟乐律内涵——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 崔宪;20-28
如何评测编钟的音乐性能 韩宝强;29-35
曾侯乙编钟双音原理解析 应有勤;36-38+168
叶家山西周编钟的年代及所反映的若干问题 黄凤春;39-45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孙晓辉;46-55
寰宇鸣钟 千秋律动——曾侯乙编钟研究与文化建设10年(2008—2018)回眸 李幼平;56-66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勃拉姆斯的一枚标题音乐指纹——重温《学院节庆序曲》的一些感悟兼及音乐分析的有关问题 彭志敏;67-80中国音乐史研究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二) 吕锤宽;81-90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彭岩;91-100
《高丽史·乐志》词调下小字标识考释 王琳夫;101-108民族音乐学研究
乐器学研究的五个世纪(上) 周晋民;109-125音乐编辑学研究
近年来音乐学术期刊编校问题举隅 蔡际洲;126-136研究述评
民族性与个性的互放光亮——2018“海峡乐谈”音乐创作研讨会回顾与个人反思 余忠元;137-142
2018“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巴楚艺术创新教育学术会议”综述 格桑曲杰;143-149译文
论速度关系 安德鲁·米德;张恒;150-168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作品展演系列 “华韵楚风”2018'东方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赴上海等四城巡演 2
我院“编钟古乐”登上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