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原创学术空间
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赵汀阳;5-13
通向合格理性批判的哲学建构逻辑 崔平;14-21+238名家专论
和合生活境界论 张立文;22-38
哲学何以具有思想力 孙正聿;39-44
彰显历史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功能 张宪文;45-48海外学术之窗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访英国肯特大学戴维·麦克莱伦教授 李义天;张霄;49-55改革开放40年
国有企业改革40年:阶段演化、理论总结与未来思考 黄少安;99-106
中国制造业40年:回溯与展望 李廉水;107-114+238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集萃
贺铸《青玉案》情事索解——回归现场与细读文本之五 肖鹏;王兆鹏;217-228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法律救济制度之构建 石佑启;陈可翔;229-237+239
《通典·职官》“著作郎”和“佐著作郎”辨正 黎思文;38
王安石两首“众乐亭”诗考 徐涛;44
《太平御览》杂糅类勘误 邓桂姣;48
伦理道德:如何造就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 樊浩;56-67
关于哲学的疑、辩、思三题 林剑;68-73
妥协:一个被忽视的实践哲学概念——读A.弗莫雷斯科《妥协:政治与哲学的历史》一书 王凤才;74-83+238
资源配置效率和供给体系的高质量 洪银兴;84-91
《水经注》校勘一则 王东;91
论新时代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 胡家勇;92-98+238
韦昭《吴书》原有“使臣列传” 曲柄睿;114
传递经验的地位提升、社会作用与尖锐挑战 刘少杰;115-124+238-239
中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转变——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 吴忠民;125-138+239
中国公共政策的话语指向及其演化——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文本与话语分析 陈振明;黄颖轩;139-146+239
《旧唐书》勘误(一) 李鹤丽;146
中华法系盛衰考 何勤华;王静;147-156
院庭长办案与员额制改革 李浩;157-163
《汉纪》:编年体断代史体制的创立 陈其泰;164-173
16~19世纪前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绸棉布贸易 范金民;174-187+239
全球视野下的中日关系 汤重南;188-197
“涩”作为诗学概念的意味 蒋寅;198-208
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对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张永清;209-216+239